什么是大額存單?
所謂大額存單,是指由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面向非金融機構投資人發行的、以人民幣計價的記賬式大額存款憑證,是銀行存款類金融產品,屬一般性存款。采用標準期限的產品形式,大額存單期限包括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1年、18個月、2年、3年和5年共9個品種。根據昨日頒布的《大額存單管理暫行辦法》,今后個人投資人30萬元以上的銀行大額存單將可以擺脫目前的存款基準利率和上浮區間的限制,實行市場化定價,通過二級市場轉讓,這將給目前銀行的理財產品帶來很大沖擊。
市場化利率怎么算?
固定利率存單采用票面年化收益率的形式計息,浮動利率存單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以下簡稱Shibor)為浮動利率基準計息。大額存單發行利率實現市場化方式確定,是我國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舉措,將為全面放開存款利率上限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作為貨幣市場基準利率,具有基準性高、公信力強等優點,以其為計息基準,符合國際慣例,有利于促進形成合理的存單市場價格。
帶來什么影響?
業內人士認為,大額存單的推出,將使商業銀行以往在攬儲大戰中的隱形成本顯性化,有助于減少存款營銷中的不規范行為。“大額存單的推出實質上屬于漸進式利率市場化,遵循了人民銀行提出的‘先大額后小額’的改革順序,對商業銀行的負債穩定性沖擊較小。雖然短期來看,會導致商業銀行存款成本的輕微上升,但中長期來看有利于豐富負債手段和主動調整負債結構,應對互聯網金融和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沖擊,更多地將資金留在銀行體系。”
此外,大額存單的推出或將利空保本型理財產品——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將會受到大額存單的嚴重影響。由于這類產品占據了整個銀行理財產品市場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發行規模的大幅萎縮會拉低整個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增長速度,甚至還會引起減速,而這將會影響整個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格局。
大額存單基本上可以屬于無風險收益產品。而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系數分為五個等級,一級(低)、二級(中低)、三級(中)、四級(中高)、五級(高)。一級低風險型是指該類產品預期收益率不能實現的概率極低,類似于大額存單的風險性。該類銀行理財產品占整個銀行理財產品的市場份額在2014年為27.63%,在初期,大額存單會吸引部分投資于低風險銀行理財產品的人群,而對于被大額存單門檻拒之門外的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市場,大額存單暫時無能為力。
可能存在風險嗎?
盡管大額存單的利率通常會高過普通定期存款,但對希望“一夜暴富”的投資者而言顯然不具吸引力—大額存單更適合風險厭惡型投資者和持有大量短期資金的投資者。銀行等金融機構推出大額存單的目的,就是為了吸引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短期資金。大額存單對提前支取通常有一定限制,但可在二級市場流通轉讓,持有存單的投資者通過轉讓,可實現短期資金按長期存款利率計算的利息收入。比如,投資者買入期限為5年的大額存單,持有1個月后賣出,其間的收益是按長期存款利率計算,投資者讓短線資金通過長線配置的方式,獲得了較高收益。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大額存單利率價格是隨行就市的,當市場利率波動較大時,投資者在“短炒”過程中可能蒙受一定的損失。
推出大額存單,在讓投資者有利可圖的同時,對獲準發行存單的銀行等金融機構而言,也是收獲不小的。相對一般存單而言,大額存單具有更高的穩定性,這可大大減輕“存款搬家”等因素帶給銀行的流動性及負債壓力。大額存單是我國金融改革步入深水區后,圍繞利率市場化推出的重要改革舉措,從目前情況分析,其推出有益于市場各方。但作為一種新型金融產品,大額存單由于可在二級市場轉讓,這讓它有可能成為一種潛在的投機炒作產品,進而引發較大市場風險。
留下哪些想象空間?
對于央行此次推出大額存單,業內人士均表示已經在意料之中,而此舉也意味著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只剩“最后一公里”,即完全放開存款利率。
“作為銀行主動負債管理工具,大額存單的推出表明銀行負債端自主定價能力增強。下一步央行將放開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先大額后小額,先長期后短期,最終實現利率市場化。”——民生固收分析師李奇霖
大額存單是由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面向投資人發行的記賬式大額存款憑證。大額存單與一般存單最大的不同是,大額存單在到期前可以在二級市場上流通轉讓。市場對大額存單期待已久,大額存單的推出也醞釀許久。大額存單之所以引來高度關注,是因其通常被視為通向利率市場化的“最后一公里”。不少國家在存款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都曾以發行大額存單作為推進改革的重要手段。
近年來,我國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連續擴大,存款保險制度也已實施,這些舉措都為推出大額存單奠定了基礎。此時推出大額存單,有利于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機制,有利于鍛煉金融機構的自主定價能力,培育企業、個人等零售市場參與者的利率市場化定價理念,最終將幫助我國金融系統順利完成利率市場化的歷史性變革。
(本文內容由中國投資咨詢微信公眾號編輯整理。文章內容不代表公司立場,不作為投資及決策直接依據,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