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大力推介PPP項目
去年12月,發改委印發《關于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發改委要建立PPP項目庫,及時跟蹤調度、梳理匯總項目實施進展。
本次公布的1043個項目,總投資額為1.97萬億元,分布在涉及的北京、河北等25個省市區,另外還有大連、深圳、青島、新疆建設兵團四地,主要涉及水利設施、市政設施、交通設施、公共服務、資源環境等領域。
政策頻發為“PPP”保駕護航
今年4月份以來,政府層面推動PPP項目的力度和速度都明顯增加。4月25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六部委聯合發布《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5月份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又對交通、環保、醫療、養老等領域推廣PPP進行詳細部署;5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指導意見的通知》,再次發力推進PPP。
雖然政策層面力推社會資本進入,但一段時間以來PPP聲勢蓋過實際效能。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羅國三稱,目前全國范圍內的PPP簽約率僅在10%到20%之間。而對比來看,地方政府對PPP項目的推介顯得“剃頭挑子一頭熱”,“有的省份提出的PPP項目數量多,投資總量很大,我們也初步梳理,恐怕還有不少的項目不具備實施的條件。”羅國三說。此次項目庫的發布,意在對各種項目進行規范,從中央層面提供支持。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研究員陳昌盛表示,目前民間資本進入PPP項目存在兩方面主要問題,一是收益差、收益期限模糊;二是由于公益類項目建設期較長,民營資本普遍對項目的穩定性存在不信任。陳昌盛建議對民營資本和政府資本打包,進行利益捆綁化處理。
昨日,發改委還發布了由國家層面聯系的社會資本參與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運營第一批試點項目,項目包含黑龍江奮斗水庫、浙江舟山大陸引水三期、安徽江巷水庫、福建上白石水庫等12個重大水利建設工程。據悉,第一批試點擬通過兩年左右的時間,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未來國家層面將繼續開展試點工程。
(本文內容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網,由中國投資咨詢微信公眾號編輯整理。文章內容不代表公司立場,不作為投資及決策直接依據,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