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基本方針,制定了三步走的戰略目標,明確了9項戰略任務和十大重點領域。這一行動綱領的編制是我國第一次從國家戰略層面描繪了建設制造強國的宏偉藍圖,是我國為制造業發展進行的一次頂層設計,是我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重要推動力。
中國制造業之殤
談及國內制造業————如集成電路、云計算、機器人、物聯網、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在談到國內發展情況時,基本都是市場大、核心技術缺失、產品低端、利潤少、人才缺乏、企業小散亂弱。不同的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雷同問題,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對產業發展制定的具有一定高度的頂層設計。因為缺乏完善的鼓勵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的體制,缺乏知識產權保護體制,所以核心技術確實產品低端;因為缺乏良好的金融創新機制,所以中小企業融資難;因為缺乏高端技術人才的培養體系,所以人才缺乏;因為產業發展牽扯到的政府部門過多,所以各部門之間難以統籌協調。概括地說,中國制造業的發展也有這樣的問題,也是這樣的原因。
對于產業的發展,政府應該起到引導的作用,而國家的各個部門,各個地方政府都有較強的積極性,但往往缺乏一個統一的方向,不同部門不同地方政府在產業發展時的方向性的偏差對發展進程會產生影響。《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提出了一個確定的發展方向,最重要是提出成立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由國務院領導同志擔任組長,成員由國務院相關部門和單位負責同志擔任,小組統籌協調制造強國建設全局性工作,指導各部門和地方開展工作,這樣就利于制造業發展制度和體系的設計,以及各個部門、地方政府之間的協同工作,通過政策引導,從而提高各個行業和企業的積極性。
在發展基礎方面,中國的制造業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中國制造2025》提出的戰略任務能夠有效縮短這些差距。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
《中國制造2025》提出的戰略任務第一項就是提高國家制造業創新能力,中國之所以是制造大國而不是制造強國,原因之一就是創新能力比較弱。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制造業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的動力不足,不能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在研發方面的投入不足是缺乏技術創新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高校、研究所雖然具備一定的技術研究能力,但是和企業的利益導向不同,與企業的技術創新研發目的嚴重分化,造成科研成果、技術產業化困難,不能形成有效的產學研機制。因此,制造業創新體系,要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提高關鍵技術和領域的創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的產業化。
目前科技革命正在引發產業發展方式的深刻變革,互聯網在各行各業應用中已成為普遍的趨勢。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是兩化深度融合的核心內容和發展目標,通過互聯網與制造業的結合能夠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質量,從而提升企業和產業競爭力,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發展機遇,是中國躋身世界制造強國的重要手段。
打造“中國質量”
《中國制造2025》也提出要強化工業基礎能力,這表明我們在關注工業產品科技創新性的同時也要注重質量和可靠性。中國與發達國家在制造業方面的差距不僅體現在新技術層面,還有產品質量層面。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已經告訴我們,所謂的彎道超車只是夢,基礎技術不過關只顧盲目跟風新技術,造出的是不堪一擊的空中樓閣。
我們要看到德國工業4.0概念的提出,身后是其工業發展在電氣化時代、自動化時代留下的堅實腳印;日本精美的電子產品、馬桶蓋背后是其控制部件和原材料產業尖端的技術實力。
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基礎零部和技術基礎等工業基礎能力,直接決定工業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強化工業基礎能力能夠促進發展基礎技術、共性技術和材料、關鍵零部件等的發展,對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有所幫助,是中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必經之路。
走向“制造強國”
中國制造業的發展還要學會對形勢的把握。上個世紀中國城市化進程帶來的巨大商機,催生了三一、徐工這些從二三線城市成長起來的大型重工企業;中國與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的友好合作,催生了華為、中興這樣的世界級電信設備供應商。今天我們有“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大量的投資機會和國際市場;我們有深化金融改革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解決企業融資難、成本高的問題。在這樣國家層面帶來的重大形勢下,中國有機會再次出現一批世界級的制造業企業。
《中國制造2025》的內容,體現了一個制造強國應具備的雄厚的產業規模、優化的產業結構、良好的質量效益和持續的發展能力等主要特征,也體現了新型工業化創新驅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質量效益、兩化深度融合的根本要求。中國向制造強國轉型,在政策層面還會有一系列專項規劃、行動計劃和實施方案等配套發布。
不過,《中國制造2025》只是一個開始,它為中國制造業指明了一個方向,但強國之路是靠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如今,這路已在腳下。
(本文系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經授權轉載時,請注明來自微信號中國投資咨詢(ID:cicoc_sz),對未注明來源的,我們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文章內容不代表公司立場,不作為投資及決策直接依據,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