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免费网址在线观看-俄罗斯黄色录像-亚洲最色网-日本午夜一级|www.skffagnsk.com

深度|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

來源于: 日期:2014-12-08

“文化創意產業”概念最早起源于英國。199811月,英國工黨政府的創意產業工作組在《創意產業路徑文件》中第一次提到了“創意產業”的概念,并將其定義為:“源于個人創造性、技能與才干,通過開發和運用知識產權,具有創造財富和增加就業潛力的產業”。在《2012-2013年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分析與預測》中,參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英美等國及國內其他地區在文化創意產業統計管理的實踐,將文化創意產業定義為以創意、創新為本質,以文化的商業性開發為目的,通過只是產權的交易和消費,產出高附加值產品,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大致可以分為文化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電影、會展、旅游休閑娛樂、藝術品交易、設計服務和互聯網信息服務等細分門類。

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技術其實在于人的創造力以及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創造力。創意是產生新事物的能力,這些創意必須是獨特的、原創的以及有意義的。在內容為王的時代,無論是電視影像這樣的傳統媒介產品,還是數碼動漫等新興細分行業,基礎必須是優良的產品。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優良產品恰恰來源于人的豐富的創造力。因此文化創意產業其本質就是一種“創意經濟”,其核心競爭力就是人自身的創造力。

1、政策環境

1)管理機構

由于文化創意產業范圍較廣,涉及眾多監督管理機構。除了統籌全國各行業發展的國家發改委以外,中共中央宣傳部(簡稱“中宣部”)和文化部是兩個主要負責管理文化創意全產業的國家職能部門。

中宣部作為中共中央主管意識形態的綜合職能機構,協同中組部管理文化部、新聞出版署、人民日報社、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新華社等單位的領導干部,同時對中國大陸與媒體、網絡和文化傳播相關的各種機構進行監督,對新聞、出版、電視和電影進行審查。中宣部是主流意識形態的主導者,是最根本的審查標準的制定者;文化部、廣電總局等部門側重以主流意識形態為根據對各類文化產品進行審查。

其他對文化創意產業有重大影響的部門還包括知識產權局、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出版總署、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文物局、宗教局、旅游局、體育總局等機構;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部門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管理和發展中也起著重要的協同作用。

1 中國文化產業的分類及其相應管理部門

2)支持政策

近些年是中國文化創意產業政策層出的時期。政策的支持是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從2009年的國務院頒發的《文化產業振興規劃》開始,我國文化產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性產業。2011年,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定下的“文化強國”的主旋律進一步明確把文化創意產業培育成國民經濟支柱型產業,提出了文化創意產業的頂層設計思路,即構建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創意、競爭力強的現代文化創意產業體系;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創意產業格局;完善管人管事管資產管導向相結合的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在此之后,文化創意產業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國家戰略產業,是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此后多項政策文件陸續出臺,大力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政策環境形勢一片大好。各方資本紛紛嗅到這一良機,相繼出手文化創意產業,同時針對文化創意產業投資的專項基金也陸續出現。

在各項政策的具體內容中,“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通過金融手段發展文化產業”、“鼓勵民間資本進入”等關鍵性綱領被反復提及和強調,顯現出政府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決心和力度。明確的政策導向將為文化創意產業的高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2 國家文化創意產業相關政策頒布情況及其關鍵內容

3)監管環境

由于文化創意產業的特殊性,我國對該產業的監管較為嚴格,從內容制作、出版到發行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查,僅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頒布的相關政策就包括《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衛星地面接收設施接收外國衛星傳送電視節目管理辦法》、《進口影片管理辦法》、《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錄音制品支付報酬暫行辦法》、《電影管理條例》、《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節選)》、《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廣播電視設施保護條例》、《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節選)》、《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等多項法規條例。我國對文化創意產業管理的嚴格還體現在大量實行的許可制度上,包括渠道、制作和內容方面。

除了相關行政法規以外,文化創意產業通常還會受到其他政策導向和具體措施的影響,這使得文化創意產業對相關政策的敏感度要遠高于其他行業。總體來說,文化創意產業具有較高的政策敏感度。行業規則因受政策新導向的影響產生驟變。無論對從業人員還是投資機構來說,實時關注文化創意產業的相關政策導向都至關重要。

2、產業總體規模

近些年來,中國的文化創意產業的年平均增長速度已達25.1%,相比于同期的GDP增長水平高出約15個百分點。2012年,文化創意產業規模達到12,917億元,其中,北京、上海、廣州等省市的文化創意產業總產值占GDP比重都已突破5%,文化創意產業在以上地區已經成為了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1 全國文化創意產業規模及增長率(2007-2012年)

數據來源:賽迪顧問

3、市場結構

2012年,在中國文化創意市場占據較大份額的新聞出版、互聯網信息服務及廣播電視電影等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市場份額分別占據了產業整體的28.6%23.8%21.3%。會展、旅游休閑娛樂產業延續了平穩增長的趨勢,分別占據了市場份額的9.6%6.5%。文化藝術、設計等領域也保持了增長的總體趨勢。只有藝術品交易市場因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其市場交易量出現了50%左右的下滑,導致其在整個市場中的占比僅為2.2%

2 2012年文化創意產業市場結構

數據來源:賽迪顧問

 

 

 

本文為中國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企業咨詢事業部張佳元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