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免费网址在线观看-俄罗斯黄色录像-亚洲最色网-日本午夜一级|www.skffagnsk.com

城鎮化中的“鬼城”問題如何破解?

來源于: 日期:2014-12-05

重點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新型城鎮化必然要求城市承載能力的提升,“美麗中國”戰略更將環保的重要性推向空前的高度,污染治理、資源再生、生態修復、環保高效材料等將成為政府未來大力推動的發展戰略。

節能環保產業主要分為節能和環保兩個領域。《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中明確指出,改造傳統產業,淘汰落后產能,推進城市污染企業治理改造和環保搬遷,資源枯竭城市發展接續替代產業。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抓住相關投資機遇,力促產業升級。

其一,建筑節能行業發展將提速。目前,全國既有的建筑中,95%以上為高耗能建筑,全國每年新建約20億平方米的建筑中,80%為高耗能建筑。建筑耗能占總耗能的40%,其中65%為采暖空調耗能。面對巨大的環保和節能減排壓力,從行業發展來看,外墻保溫材料、節能玻璃、智能建筑等為建筑節能主要發展方向。

其二,工業節能潛力巨大。我國正處于工業化進程中,城鎮化建設使能源消耗加快增長。工業節能將成為解決產業升級中高污染、高能耗問題的重要手段。

工業節能中電機節能是工業節能的主要內容。我國電機耗電占社會總耗電量的60%以上,但是運行效率比國外先進水平低25%~30%,若所有電機效率均提高5%,全年可節約的電量接近三峽電站全年發電量。

余熱利用是亟待開發的市場。我國余熱資源占燃料消耗總量的17%~67%,其中可回收的可達60%以上。我國余熱資源利用率很低,大中型鋼鐵企業也只有26%左右,其他行業更低。而國外發達國家余熱利用可高達80%以上。作為減排的重要途徑,未來具有發展潛力。

其三,資源再生產業是發展最快的朝陽產業。再生資源行業主要是八大類廢棄物資,包括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報廢汽車、廢舊輪胎、廢舊電子電器、廢紙盒、廢舊船舶。國家“十二五”循環經濟規劃中包括七大重點工程,其中有四個屬于再生產業。預計“十二五”末期資源再生產業將占環保產業總值的1/3

其四,大氣污染治理是重中之重。霧霾天氣頻發,大氣污染治理會成為國內節能環保政策最大著力點。在國家政策將PM2.5列入總量減排指標后,與PM2.5相關的脫硫、脫硝、高效除塵、揮發性有機物控制、柴油機()排放凈化、環境監測、智能電網等方面的技術研發成為環保行業的發展熱點。

其五,新能源產業實現生態文明革命。城市是能源終端消費最為集中的區域,尤其是在我國化石能源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的情況下,發展城市新能源產業,實現城市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對于城市可持續發展影響重大。各類可再生能源及技術,特別是太陽能熱利用和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分布式風力發電、生物質清潔燃料利用、城市生活垃圾能源化利用、地熱能及地表水和空氣能量利用、新能源動力交通等,將成為新能源城市的重要發展方向。

力促信息技術產業發展

城鎮化浪潮下的居民追求高質量、高附加值產品,大幅度提高消費需求層次的愿望日趨強烈,進而要求各產業內部的產品質量和附加值實現根本提升。城鎮化作為現代化的空間載體,不斷展現城鎮社會結構演進,而信息化是協同各類資源、激發城鎮化內外需求的工具。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空間地理信息系統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契合集約化、智能化、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的總體要求,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為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必要的基礎。

在城鎮化建設中,智慧城市本質上是以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基礎,逐步實現城市生活和產業等領域信息管理全面數字化的過程。信息技術是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催化劑,只有具備信息技術基礎才能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國內信息技術水平的高速發展也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智慧城市建設進程。在這一進程中,可以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改造。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改造相結合,電網、交通等領域正邁向智能化發展階段。

智能電網已經成為當今全球電力行業發展的共識。隨著安全高效的電力供應、清潔環保的能源需求、能源短缺和可持續發展問題的凸顯,智能電網利用現代信息通信、控制技術,提升電網的智能化水平,適應接納新能源電力,滿足雙向互動等電網服務需求,提供可靠的電力供應。

智能交通戰略迎來發展機遇期。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提速,汽車數量爆炸式增長,城市擁堵問題也日益嚴重,與此相伴的是頻繁的交通事故、噪聲污染和空氣污染,使城市承載能力與社會運行效率受到了嚴峻挑戰。智能交通設備通過信息技術將人、車、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能夠提高既有交通基礎設施的運行效率、提高城市承載能力。

其二,新一代通信技術產業。國內已有10個城市制定了明確的無線城市建設規劃。新型城鎮化的持續建設使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移動性增加,消費者對通信需求日益增強。移動通信技術為移動寬帶的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撐,3G4G服務為智慧城市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其三,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城鎮化導致每年有大量人口從農村遷徙到城市,每年有幾百萬輛的新增汽車,在這一趨勢下,中國正在積極推進城鎮化進程、交通管理、環境治理等重大項目。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來助力城鎮化,準確制定合理的方案。國內幾個城市已在交通、政務、教育、醫療領域開展了云計算建設的探索。

其四,集成電路。集成電路產業可以說是國際化競爭最激烈、產業資源全球流動和配置最為徹底的產業之一。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特點是市場需求大、產業規模小,絕大部分產品依賴進口。本土設計、生產的集成電路產品只能滿足國內約24%的需求,我國每年進口的集成電路產品超過1000億美元,進口額超過了石油和鋼材的進口額。國務院于2014624日發布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提出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設立國家產業投資基金扶持集成電路產業。這為集成電路發展帶來巨大機會。

本文為中國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產業咨詢事業部馬楠、蘇日娜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