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托馬斯佛里德曼說,世界是平的。科技和貿易帶動全球化發展,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是參與者,當世界是平的時候,即使你不移民也可以創新。這個說法重點論述的是由于電報和電話的發明、汽車和飛機的出現、個人電腦的興起、以及互聯網的普及,削弱了實際地點的重要性。而這次我們要從另一個角度論述世界為什么是平的。
小米的“銷售參與感”
2014年7月22日,在2014年年度新品發布會上,小米發布了小米手機4和小米手環,沒有人會不相信這兩件產品會創造又一個銷售奇跡。小米公司從創立到估值超過100億美金只用了3年多時間,這樣的企業成長力在傳統工業社會是難以想象的。人們說小米代表了一個嶄新的商業時代,而雷軍認為小米背后的秘密是參與感。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打破了企業與用戶之間的界限,實現了商業民主化。在過去的一百年里,手工業被24小時運轉的生產線取代,大規模批量生產在產能方面具備較大優勢。而如今,在強調個性化的時代,批量生產的優勢不在,在用戶需求復雜多變的背景下,一大批創客進入到了企業的產品研發環節。在營銷端,用戶也從被迫接受消費信息到如今掌控消費信息,社交媒體讓單一用戶也可以做出足以讓大企業公關人員頭痛不已的事情。這一切都表明用戶在消費過程中占據主動權,而小米則主動迎合了這樣的轉變,及時獲得有關客戶需求、市場趨勢和產品性能的第一手資料,并不斷積極開發新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當小米開發產品時,數十萬用戶熱情地出謀劃策;當小米新品上線時,數百萬用戶在幾分鐘內涌入網站進行搶購;當小米推廣產品時,上千萬用戶興奮地奔走相告;當小米產品售出后,幾千萬用戶又積極地參與到產品的口碑傳播和每周更新完善之中。小米神話的締造,一定程度上在于最大程度貼近消費者,打破了企業與用戶之間的界限。
特斯拉的“以舍為得”
2014年6月12日,特斯拉CEO馬斯克宣布,該公司將采取開源模式,公司在電動汽車領域的電池、電子設備和軟件領域擁有的約200項專利將全部對外開放,鼓勵其他企業開發先進的電動汽車。當蘋果與三星專利大戰的硝煙似乎還未散去時,特斯拉的這一舉動無疑震驚了整個科技業。傳統社會普遍認為專利與知識產權是對創造者權益的保護。制度經濟學認為產權保護是創新的源泉,一個國家創新能力的缺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產權保護意識的薄弱和相關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專利使企業變得懶惰與貪婪,許多公司憑借自己的專利就可以得到大筆費用,從而喪失了創新的動力,這樣的現象甚至會使整個行業的發展受阻。馬斯克也表示,讓專利開源,最重要的是避免了新能源車整個產業走上IT業的老路,新能源汽車的對手并非同行,而是傳統的燃油車輛。
在北美,電動車的市場份額只占據汽車銷量的不到1%。特斯拉開放專利的舉動,可以給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注入一針強心劑,而其他新能源車企業也必將跟隨特斯拉一同進入充電網絡的建設大潮中,更加有利于整個新能源車市場的構建。此外,特斯拉已經占據了電動汽車的品牌口碑制高點。在專利保護大戰激烈依舊,開源思想快速普及的背景下,特斯拉“活雷鋒”似的開放姿態,儼然使其成為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英雄,并徹底坐實了行業領軍企業的地位。在賣專利和賣標準的選擇面前,馬斯克讓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和地位提升了一個層次,并且無形間讓其他車企心甘情愿地成為了特斯拉平臺搭建的參與者,這種打破企業間界限,帶領其他企業助力行業成長的舉動,看似是舍,實則是得,無疑比閉門造車要高明得多了。
名人們的“跨界之美”
2014年8月15日,電影《后會無期》票房累計達到6.15億,連同暑期上映的青春電影《小時代3》,韓寒與郭敬明兩位青年作家所拍攝的電影總票房突破11億。2014年5月30日,《曉說》完結,音樂人高曉松錄制的網絡脫口秀節目點擊量超過5億。2014年5月23日,英語教師羅永浩創辦的手機公司首款產品錘子手機發布三天,預定數量破五萬。上述幾個“一貫不務正業”的人,他們的頭銜都很豐富,也同時成為了今年跨界成功的代表。互聯網的興起,讓人的價值被無限放大,越來越多的個人意識到粉絲經濟、社群經濟的重要性。韓寒的文藝范、高曉松的廣博見識與羅永浩的工匠精神都賦予他們鮮明的人格特征,而無論他們如何跨界,這種獨一無二的人格始終沒有改變。粉絲消費偶像的本質是一種自我立場的表達,消費者通過消費韓寒、老羅尋找同類,以滿足自己的社交需求。而對于韓寒、老羅、高曉松這樣擁有個人品牌的人來說,跨界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企業的跨界則發生得更早,蘋果公司從MP3改行做手機,實際上是借助網絡把手機變成了一個客戶端,重新定位了它的功能,是網絡系統的一個終端,從此便沒有了MP3和手機的界限。跨界的本質是消除邊界,互聯互通。單一的產品存在功能的分別,互相之間無法進行功能上的互補,而在網絡中,不同產品間能夠進行功能的匹配,從而創造新的價值。所以無論是個人的跨界還是公司的跨界,本質上都是利用網絡把舊有的資源和能力重新組合和界定,從而產生新的價值。
小米打破了企業與用戶之間的界限,創造了商業奇跡;特斯拉消除了行業中企業間的界限,以開放的姿態引領行業的發展;韓寒高曉松羅永浩們則以個人品牌為核心競爭力,在不同的行業和領域中跨界。互聯網時代為我們帶來了無限可能,我們說世界是平的,并不是人們主動打破邊界所產生的結果,而是網絡化創造了無邊界的時代,能夠認識并且順應這個趨勢的企業和個人將成為這個時代的佼佼者。
本文為中國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產業咨詢事業部馬楠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