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醫療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民生問題。盡管經過了多年的改革,但是仍然沒有根本性的突破,無法滿足民眾的現實需求,它將是未來深化改革的重點領域。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統籌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綜合改革”;“鼓勵社會辦醫,優先支持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醫改向縱深發展。鞏固全民基本醫保,通過改革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擴大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破除以藥補醫,理順醫藥價格,創新社會資本辦醫機制。”今年3月2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今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要求繼續加大投入,注重發揮市場作用,實行醫療、醫保、醫藥三聯動,強化公共衛生服務,推動醫改向縱深發展,使人民群眾得實惠,醫務人員受鼓舞,資金保障可持續。
醫院是“健康服務業”價值鏈中的關鍵環節,也是其中市場規模最大、資本與技術要求最高的領域。醫院市場基本上仍然由傳統的公立醫院所控制,但是已經有眾多的社會資本進入并且形成一定的規模。由于醫療行業的特殊性,社會資本的投資需要謹慎行事,并選擇合適的方式,這樣才有可能達成預期的投資目標。
基于民眾對身體健康及保健關注意識的提升,城鎮化過程的加速,人口的快速老齡化及慢性病發病率的上升,食品安全和環境污染,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社會保險的普及和商業保險的興起,民眾對于醫療服務業的需求快速增加。盡管醫療技術水平在提升,基層醫療機構和醫療人才在增加,醫保覆蓋面在擴大,但是,其供給卻囿于作為中國醫療服務體系主體的傳統的公立醫院的服務能力沒能同步增加,導致于明顯的供需缺口問題。
市場短缺就意味著投資機會。面對醫院領域的投資機會,各類投資主體采取多種方式進入,并投資于不同的業務板塊。從投資者的主要性質或身份來看,目前,醫院的投資者主要包括國有醫療集團、醫藥企業、產業資本、金融資本、民營資本和海外資本等。由于傳統醫療服務領域的低效率、醫療服務業的盈利性、市場的穩定性或抗周期性、非國有資本規模的壯大及其逐利性,隨著醫療服務市場的放開,眾多的非國有資本開始進入,并且快速發展,涌現了一些高水平醫院。
通常來說,對于新進入者來說,要想進入一個現有的市場,有三種選擇,一是一切入市場在位者忽視或不愿意提供服務或產品而出現的市場空檔;二是,以更優的質量、更低的價格提供與市場在位者同等或更優的服務或產品;三是,以創新方式提供同樣的產品或服務。就醫院而言,由于專業技術性非常強,品牌聲譽非常重要,患者非常關注于醫療安全與療效,所以新進入在初期或短期之內基本上通過第一種方式進入。也就是說,新進入者只能通過現有市場空檔進入。
有投資價值的市場空檔,從類型來看,主要是專科醫院、高端綜合醫療;從等級來看,主要是二級醫院;從地域來看,主要是東部地區的城市新區、中西部地區的中心城市.
類型:專科醫院和高端綜合醫院
從專科醫院來看,適合投資的專科領域主要包括美容、整形外科、婦產科、眼科、口腔、血液病、耳鼻喉科、骨科、心血管病、皮膚病(性病)、男科、女子等。在專科領域中,腫瘤和乳腺的市場規模相對更大。這類領域通常是綜合醫院不重視甚至沒有開設,而實際上存在旺盛的市場需求。
專科醫院的服務領域盡管有限,但是其細分市場規模并不小,而且投資規模較小(場地較小、設備較少且不會特別昂貴),治療技術要求相對較低,對于醫療經驗的要求較低,大部分技術規程適合標準化,在經營上適合于連鎖化,容易形成特色。在這一領域,大規模的公立醫院較少,在政策方面也能夠獲得更多的支持,所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較小。這些技術經濟性質適合于作為外行的新進入者。
從高端綜合醫院來看,這部分的市場非常龐大,而且增長迅速。這部分的需求主要來自于國內的高收入階層和外籍人士,但是其常規供給只是來源于三級公立醫院的特需門診。由于公立醫院的經濟性質,它們的特需醫療服務規模受到政策的限制,不能超過全部醫療服務的10%。特需醫療服務不納入醫保范圍,可以納入商業保險。這為社會資本提供了機會,同時由于高端醫療的利潤率較高,所以可以獲得較高水平的投資收益。
等級:二級醫院
投資醫院的機會主要存在于二三線城市。一方面是一線城市高等級醫院的體量巨大;另一方面二三線城市只需要地方政府重視就比較容易操作,但一線城市需要更多的推動力。對于三級醫院來說,它們通常是當地的重要醫院,地方政府肯定會從資金、設備、人才等方面保證其正常運行,而且它們有較高的社會聲譽,客流量非常大,基本上是滿負荷或超負荷工作。再則,它們的整體運營效率較高。對于一級醫院來說,根據相關的政策要求,地方政府要求保證基本醫療服務的可及性。
對于二級醫院來說,它們在政府支持和就診量方面不如三級醫院;在提供服務方面,沒有一級醫院的政策壓力。但是,它們實際上面臨著提升服務規模和能力及其市場競爭能力,改善內部管理的壓力,同時具有一定的聲譽和就診量,所以適合于外來投資。根據現有案例來看,社會資本投資的二級醫院數量比例和規模都較大。
地域:東部城市新區和中西部中心城市
從地域上看,東部地區的各級城市中的主城區的醫院基本上都擁有傳統的公立醫院,當地的醫療市場基本上也由它們所壟斷。但是,隨著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各地的新城區建設,這要求大量的醫院配套設施,而相關的投資規模又較大。在這方面,一些發達地區的城市由于其財力雄厚,基本上由政府財政投資建設,城區的傳統公立醫院將其作為分院負責相關的運營管理。然而,還有許多城市由于財力有限,無法完全滿足相關的配套需求。
對于中西部地區來說,由于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所限,財政能力通常有限,基本上屬于吃飯財政,難以大規模地建設醫療設施以滿足不斷增長的民眾的醫療需求。這些地區的地方政府只能保障若干家大型重點醫院,難以顧及所有的醫院。
在城區公立醫院支持下的東部城市新區醫院和中西部中心城市的醫院都擁有基本的專業管理能力和良好的社會聲譽及政府支持,而且面向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它們只是缺少資金投入,所以,這對于社會資本來說是很好的機會。
本文為中國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研究中心肖婷丹、蔣學偉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