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互聯網新聞,鋪天蓋地的關鍵詞中,可穿戴設備一定是當下最吸引眼球的詞組之一。大洋彼岸,各種智能硬件在CES展會上的瘋狂讓人驚嘆。不管是谷歌、蘋果、三星、英特爾、索尼等跨國企業,還是中小型創業公司都爭相涌入智能穿戴設備。放眼國內,百度、小米、華為、聯想等企業,也紛紛宣布著手可穿戴硬件研發、上市計劃。
和這一概念在資本市場備受熱捧形成對比的是,現實生活中可穿戴設備的應用還明顯不夠火候。去年9月份,土曼科技在沒有大肆網絡宣傳的情況下,在11個小時內預訂售出18698只T-Watch智能手表,訂單金額達933.0302萬元,幾乎復制了小米的奇跡。然而,自預售以來,土曼科技多次宣布延期發貨,至今仍有多數訂購者表示未收到貨品,而拿到產品的消費者也表示,實物與想象差距很大,使用功能上也存在很多問題。
現在市面上百花齊放,除了常見的手臂、手環、眼鏡等,還出現了指環、腕帶、項圈、鞋子、近景投影等不同領域和市場的產品。這些產品通常都是剛推出的時候吸引大家追捧一陣,然后就被市場遺忘。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這些產品僅僅還停留在滿足用戶基本需求,而非創造需求,用戶粘性低,新鮮感過去之后就容易被淡忘。諾基亞的功能機將滿足用戶需求做到了極致,然而蘋果卻能通過創造用戶的需求不斷吸引果粉的注意力。
即便是滿足需求,也有剛需和彈性需求之分。人們對于健康的持續關注,是可穿戴醫療設備擁有良好發展前景的主要原因。根據市場研究機構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的研究,醫療是可穿戴設備最具前景的應用領域(其次是健身和娛樂);另一家研究機構Ahadome也預測可穿戴技術在醫療保健領域的應用至少占可穿戴設備的50%份額。
可穿戴醫療設備通常通過傳感器芯片采集人體的生理數據(如血糖、血壓、心率、血氧含量、體溫、呼吸頻率等),并將數據無線傳輸至中央處理器(如小型手持式無線裝置等,可在發生異常時發出警告信號),中央處理器再將數據發送至醫療中心,以便醫生進行全面、專業、及時的分析和治療。接下來我們將以美國德康醫療公司的生產的連續血糖儀為例,進一步分析可穿戴醫療設備的發展趨勢和推廣模式。
德康醫療(Dexcom)是一家位于加州圣迭戈的醫療設備生產制造商,以生產連續血糖儀聞名。連續血糖儀(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顧名思義,就是可以連續提供體內血糖水平的儀器。傳統的指血血糖儀,是通過刺破患者手指來測量血糖。這種方式只能夠提供時點上的血糖值(即在每天的固定時點檢測并記錄血糖制),其最大缺陷是信息量有限,因為兩次測量時點之間的血糖水平,完全可能經歷過高和過低的狀態,尤其是睡眠期間發生的低血糖。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一次低血糖事件就可能帶來致命的后果。德康的產品則可以給患者提供一副完整的血糖濃度曲線,并且可以根據曲線走勢發出超標預警提醒患者采取相應控制措施。
連續血糖儀需要將傳感器芯片埋入體內,然后由芯片采集血糖數據發送到中央處理器,市場上一些公司生產的連續血糖儀由于傳感器植入時具有較強烈的疼痛感,用戶使用的意愿不強。相比之下,德康生產的連續血糖儀因為介入和佩戴基本無感的良好體驗受到用戶的歡迎。目前這一代血糖儀還需要指血儀的配合矯正,預計下一代算法的改進將可以使得產品可以獨立運用。同時德康公司還在為產品申請兒科和診所標識,一旦成功將可以大大拓展市場。
德康公司的血糖儀整套設備目前定價約800美元,單個傳感器芯片的成本為75美元,并且需要一到兩周更換一次。由于定價較高,因此主要依靠醫療保險在美國國內銷售。即便如此,德康的血糖儀的銷量仍然年年攀升,預計在五年內將達到現有銷量的十倍。
從德康的技術升級路徑我們也許可以一窺代表未來可穿戴醫療設備的發展方向。
首先是要實現人機分離,遠程遙控。現在的血糖儀必須貼身攜帶才能接收數據,但是身上佩戴設備始終不夠美觀,日常運動就更不方便了。德康下一步的技術改進就是要實現移動接收數據,用戶可以不必隨時將接收器帶在身上。所有數據還可以上傳到云端供主治醫師參考。對于家長而言,可以隨時檢測孩子的血糖值也會令他們外出時更加放心。
其次就是數據收集,這也是上一點的延伸。因為患者的數據可以被實時記錄同步上傳,隨著使用人群的擴大,可以掌握和分析的數據就愈加豐富,醫療設備公司同時也可以成為大數據的分析師和供應商,協助醫療機構開發新的治療方案。例如美國排名第一的移動藥物字典Epocrates可以提供數千種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的信息,包括藥效、副作用、劑量、藥物相互作用、價格、醫保情況等,可幫助醫生進行處方決策、提高醫生工作效率并提升患者滿意度。
最后,雖然可穿戴醫療設備的技術層面已經有所突破,除了連續血糖儀以外還出現了腕表血壓監測儀、附著式脈沖血氧計等產品,但大多數產品仍處于推廣初期,價格總體偏高,一般家庭難以承擔。德康的解決方案是和美國的醫療保險公司合作,將德康的產品納入醫保計劃,保險公司樂意合作是因為能減少長期的醫療支出,這是其他同類企業可以借鑒的方式。
本文為中國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銀行事業部任雅萍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