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注意到國企改革的外在表現形式有很多,而關于產權的界定則是國企改革的核心命題,在國企改革這個領域,清晰的產權界定才意味著企業資產可以被交換、轉讓和出售,頂層設計的重點再次落在了產權這一核心命題。2012年國資委發布的《關于國有企業改制重組中積極迎入民間投資的指導意見》,規定民間資本投資主體可以通過出資入股、收購股權、認購可轉債、融資租賃等多種形式,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在國企改革的大浪潮下,以創造市場、撮合交易為目標的投資銀行也將引來更多的業務機會,投資銀行深入參與國企改革的業務模式也將呈現出多樣化和個性化,投資銀行除了后期撮合交易之外,可以更早的在前期介入,提供投行式咨詢服務,根據當地國企的行業分布、結構特點和資產特征設計改革方案,捋順當地國企脈絡,從而實現一攬子解決方案的執行。
圍繞國企改革而開展的投行業務,必須牢牢把握國企改革的四大重點:1、國企分類管理,管理方式差異化;2、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通過產權多元化等模式來實現“國退民進”與“國進民退”;3、建立市場化的經營和激勵機制,核心在于股權激勵制度推行;4、推動國企兼并重組。
目前看來,各地方的國企改革試點已經陸續展開,而全國性的具體改革方案預計會在總結央企及地方國企的改革經驗基礎上完善頂層設計方案,再向全國推廣,不過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地方國企改革試點基本上都圍繞以上4個方面來展開,從投行所能涉及的業務來看,以上4個方面中1和3屬于方案設計,偏向投行式咨詢業務,2和4偏重于交易型投行業務。下面從國企改革的四大重點來一一闡述投行業務在國企改革中的機遇和業務特點。
第一道菜:國企分類管理
我們知道分類管理是指從宏觀管理的角度出發,對公益性、壟斷性以及競爭領域的國有企業分別對待,來制定不同的發展戰略與方針政策,而只有對國企分類管理有充分認知之后才能進行設計并推動國企改革的模式比如整體上市、引入戰略投資者、完全或部分退出等。目前從地方試點實踐以及各券商研究分析來看,大家基本認同國有企業分為公益類、壟斷類以及競爭類三大類型,但是在具體操作層面來看,由于中央和地方國企改革細則還沒有落地,各地對國有企業的劃分各有不同,如上海將國有企業分類“競爭類”、“功能類”與“公共服務類”,而珠海出臺的意見中將國有企業分為“競爭性”、“公益性”與“特定功能性”,并且在具體到將當地目前存在的國有企業劃入不同的類別,需要根據當地國有企業的行業特征以及發展情況來進行劃分,而不能進行一刀切。而擁有研究能力以及整合資源的投資銀行可以根據當地政府的需求以及提供的國有企業名單,按不同的性質、行業、屬性進行分類,為后續的投資、轉型、轉讓的形式完成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提供可行性分析的依據,具體業務表現在:
1.梳理當地國有企業名單和資產狀況,根據其不同性質按照行業或屬性提供國企國資重組方案,解決當地國企之間互相競爭性問題;
2.分析當地產業發展狀況和特點,結合當地產業特點以及行業分析,設計結合當地自身特點的國企分類管理方案,對當地國企進行分類管理;
3.對標行業內上市公司及龍頭企業,為當地政府提供當地國有企業盡職調查可研分析報告,包括企業所在行業分析和標桿對比、企業財務問題分析、企業商業模式解讀等;
4.在上述分析和分類基礎上,對市場競爭性與服務性領域,且未完成上市的當地國有企業,兼顧優化當地行業結構,設計混合所有制發展模式包括整體上市、引入戰略投資者、完全或部分退出、員工持股以及投資基金設立等。
第二道菜: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的發展需要結合行業特征和行業發展狀況來進行區別對待,不同行業可以采取不同模式進行探索,從企業角度來看,圍繞產權這一核心命題,界定產權邊界,引入各種非公資本參與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國有企業,同時根據國有企業所處行業壟斷程度高低,吸引非公資本進行參股、控股。而投資銀行在推動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過程中可以圍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交易型業務,包括:1)國企母公司具備整體上市的條件的進行整體上市或剝離優勢業務上市;2)不具備整體上市條件的要引入各類投資者,實現股權多元化;3)發展產業投資基金,投資其他社會資本或公益事業。投資銀行在推動混合所有制發展過程中將充分發揮其創造市場、撮合交易的業務特點,充當地方政府在資本市場的智囊。
1.協助當地國有企業引入投資者,協助當地國有企業通過股權融資的形式獲得企業發展的資金,具體包括商業計劃書撰寫、投資者長名單提供、安排投資機構考察當地國有企業、投資條款審查以及協助最后股權交割等,通過協助當地國企通過股權形式引入投資者,利用資本市場杠桿效應,放大融資規模,完善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
2.協助國有企業上市,充當好當地政府及當地國有企業在資本市場的財務顧問。在目前國企改革中,發展混合所有制,通過公開的資本市場,使得股權投資者可以直接參與到過國有企業的運營、管理之中,通過市場定價,完善企業資本結構,而投資銀行可以積極參與其中,梳理當地國有企業資產情況,設計當地國有企整體上市、重組等方案,有效地協助當地政府剝離當地國企中的優質板塊,利用上市或借殼等手段,引導當地產業做大做強。
3.投資銀行在協助當地國企進行投資者引入同時,同時可以為當地國有閑置資金提供產業投資基金方案的設計,并積極利用投資銀行整合資源能力,引入外部社會資本,設立和發展當地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利用產業投資基金方式投資于一些有利于當地經濟發展,符合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產業,這也同屬于為當地國企實現混合所有制的范疇。
第三道菜:市場化激勵機制
國企改革從2002開始已經進入縱深推進階段,要求日益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其中的亮點在于在混合所有制企業中推行員工持股,進行股權激勵。投資銀行在其中的機遇在于,為當地國企現代企業制度完善中的股權激勵制度的設計出謀劃策。
第四道菜:國企兼并重組
投資銀行在切入國企改革的企業兼并重組業務時,需要以優化產業結構為前提,研究當地國有企業產業機構和行業形態,協助當地政府進行行業內國有企業之間的重組以及行業內處于優勢地位的國有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的重組,并且協助當地政府對業務多元化的國有企業,切割業務板塊,通過幫助國有企業出售資產,聚焦更具有前景的其他業務。
國企改革是目前大家都關注的大課題,也是中國國資走向可持續發展的一次重大發展機遇,也會為投資銀行帶來一次難得市場機會,投資銀行不僅是發揮以往它“創造市場、撮合交易”的業務特色,也將衍生出投行式咨詢業務,為中國本次國企改革添磚加瓦。
本文為中國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銀行事業部吳云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