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免费网址在线观看-俄罗斯黄色录像-亚洲最色网-日本午夜一级|www.skffagnsk.com

想上位?沒那么容易——互聯網金融的“正名”之路

來源于: 日期:2014-03-26

互聯網行業從來都不乏攪局者,金融行業也在2013年迎來了最大的攪局者——互聯網金融。一般攪局者都有“孵化——攪局——正名”的過程,2014年將是互聯網金融不斷正名的一年,曾經模糊的范疇、風險和監管已經不再困擾這位攪局者。

 

攪局者的形態越來越清晰

互聯網金融剛出現時,業界對其分類莫衷一是。現在看來,互聯網金融大致可以分為第三方支付,互聯網銀行、互聯網證券和基金、互聯網保險、P2P網貸,以及眾籌模式六大類。其中前四類分別由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監管,后兩類仍無明確監管對象。

第三方支付經過多年發展,盈利模式從單一的手續費向營銷增值等服務費轉變,尤其在金融領域,第三方支付正轉型成B2B金融服務提供商;互聯網銀行主打供應鏈金融和大數據,目前正在申請的部分民營銀行便是典型,預計今年會成立5家左右;互聯網券商主打在線經紀業務,部分券商已實現10分鐘網上開戶,傭金降至萬三。220日,國金證券與騰訊推出的“傭金寶”傭金僅萬分之二。今年不排除出現純粹網絡券商的可能,這種證券公司沒有實體營業部,如美國的E-trade TD Ameritrade;而互聯網基金,主要由電商企業和第三方理財推動,其中余額寶的影響力最大,但背后還是基金公司的貨幣基金產品,暫時不會出現純粹的互聯網基金公司;至于互聯網保險,首家完全網絡化的保險公司——眾安在線已于去年116日正式成立,它由中國平安、阿里巴巴和騰訊發起,不設分支機構、完全通過互聯網進行銷售和理賠,目前僅此一家。

由此可見,大牌照的互聯網金融格局已經十分清晰,牌照發放較嚴。相比之下,以P2P網貸、眾籌模式為主的互聯網金融企業還處于“野蠻生長”期。其實早在2010年,監管層就對P2P行業進行了一系列調查,但至今無需牌照。據統計,2010年全國P2P平臺僅20家左右,而到去年底這一數字可能突破800家。由于監管和法律方面的滯后,P2P網貸仍屬于無準入門檻、無行業標準、無監管機構的三無行業。話雖如此,這兩類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和監管并不難界定,這也是下面要說的。

 

攪局者的風險所在基本明確

央行副行長劉士余指出的互聯網金融三大風險被業內人士普遍接受。

首先是機構的法律定位不明,可能會越界,觸碰法律的底線。以P2P為例,有違法開展銀行業務的嫌疑。純粹的P2P網貸應該只是個中介信息平臺,與銀行有本質區別。而在實際操作中,多數的P2P網貸采用類似銀行理財的資金池模式,即通過借款人的借款需求設計成理財產品出售給放貸人,或者先歸集資金再尋找借款對象等方式,使放貸人資金進入平臺的中間賬戶,產生資金池。

其次比較突出的風險是一部分互聯網金融業務的資金第三方托管制度缺失,容易發生挪用、轉移客戶資金事件。今年1月市場就傳出杭州國臨創投、深圳中貸信創、上海鋒逸信投等三家P2P網貸平臺同時倒閉,這三家平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都為同一人,已經卷款逃往香港,之后便不知去向。

最后是內控制度不健全,可能會引發經營風險。許多P2P網貸經營者非金融背景出生,用互聯網思維做金融,盲目追求快和大。他們甚至不求盈利,但求跑馬圈地搶占市場,結果導致風險失控。以最近出事的“銅都貸”為例,上線不到半年已累計成交4.6億元,并且單個項目金額較大,平均在50萬——這不是做P2P零售貸款的節奏。

 

攪局者的監管框架逐漸成形

在明確了互聯網金融的類型和風險所在之后,提出監管也就順理成章。由于互聯網金融的混業性,原有的分業監管體系不在適用。央行作為宏觀調控機構,被推到了前臺監管這一新興行業。

去年8月,央行牽頭成立互聯網金融研究發展與監管研究小組,成員包括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工信部、公安部及法制辦,是互聯網金融發展以來最大規模的政府調研。

1125日,針對野蠻生長的P2P網貸,央行人士在全國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上,對P2P網貸平臺的業務設定了三條“紅線”。一是不準采用類似銀行理財資金池模式,二是不得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三是不能實施集資詐騙。雖然提法比較含糊,有待細則明確,但為監管提供了方向。P2P業內人士也盼望央行盡快出臺細則,以使行業更健康發展。

12月,由央行分管的支付清算協會成立的互聯網金融專業委員會,負責行業服務和自律,被視為互聯網金融向監管邁進的第一步。

今年1月,央行通過107號文,明確定義了三類影子銀行:一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無監管的信用中介機構,包括新型網絡金融公司;二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監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機構;三是機構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監管不足或規避監管的業務。互聯網金融首次納入影子銀行,開啟合理監管序幕。

至此,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框架已成形,風險整體可控。未來隨著行業的進一步規范,互聯網金融也將名正言順成為金融行業一極。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互聯網金融,將是豐富多彩、錢途似錦的行業。

本文為中國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政府與公共咨詢事業部孫博巍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