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免费网址在线观看-俄罗斯黄色录像-亚洲最色网-日本午夜一级|www.skffagnsk.com

想說愛你不容易——燃氣行業改革與投資分析

來源于: 日期:2014-03-19

 近期有不少傳統城市燃氣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為在資本市場上市做準備,這些企業多由地方原有國有城市煤氣公司或管道燃氣公司改制而成,就像已經上市的長春燃氣、鄭州燃氣、深圳燃氣等企業一樣。因為歷史原因,地方燃氣公司大多存在一些特有的行業問題或歷史遺留問題,包括特許經營方案的設計、管網資產權屬的處理以及燃氣價格機制的建立等。如果選擇在資本市場上市,必須在上市前梳理清楚并妥善解決,為上市掃除障礙,同時也規避公司長期風險。

 

【當監管機制遇到特許經營】

地方政府與燃氣運營商簽署城市管道燃氣特許經營協議,明確特許經營范圍、期限以及期限內雙方的各項權利義務。管道燃氣屬于市政公用事業,適用原建設部126號文(《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特許經營的規定。簽署一個特許經營協議,政府有一個監管的依據,同時也是給企業一個經營的保障,這是對雙方權利的保證和義務的約束。在特許經營協議中的關鍵條款包括:特許經營權是否收費及其對價、特許經營期間的超前投資如何平衡社會效益和企業利益、特許經營期末燃氣管網和相關設施資產的處置方式、政府對于企業服務質量的評估制度和考核方法等。燃氣企業屬于公用企業,無論什么企業性質,無論如何改革,政府都無法免除為社會提供良好公共服務的職責,無法免除對企業提供良好服務的監管。因此,在特許經營協議中必須注意設計科學的監管機制,制定科學的“游戲規則”。

特許經營權的授予程序一般是先由地方政府以招標、或招募、或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方式遴選符合條件的運營商,然后通過授權書方式、特許經營協議方式以及授權書和協議相結合三種方式之一授予運營商管道燃氣特許經營權。傳統地方燃氣企業本來就是該地區的管道燃氣運營商,目前實際操作中都是直接授予。

對于特許經營權是否需要對價或多少對價,我們贊同不收取對價或象征性收取對價的方式。因為,燃氣無論特許經營與否、無論上市與否,畢竟還是公用企業,關系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企業成本上升必然要通過終端價格收回,無形中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成本。

特許經營的期限根據126號文規定一般不超過30年,到期后政府有權另行評估、重新遴選運營商。對于特許經營范圍必須在特許經營授權書或特許經營協議里明確,考慮到現在城市的發展速度非常快,一定要對城市擴展使得管網延伸超過簽約時城市規劃的情況有所考慮和約定。

特許經營終止時資產的處置要在特許協議里明確,目前實操中有多種處理方式。我們認為,在特許經營期末,新增的且屬于運營商的資產按照賬面凈值由政府回購或給予補償。如果是純粹的國有企業,這并不是特別重要,但企業一旦準備上市將引入其他投資人成為合資公司,所以必須把期末資產的處置方式在特許協議中約定,避免以后的爭議。

對于行業監管,還要在特許經營協議中明確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和運營商的權利義務關系,讓政府的監管和企業的運營都有依據。特別是對燃氣安全、供氣質量、服務標準、應急機制等方面要有詳細的約定。原來是國有獨資的燃氣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革、引入戰略投資人后就是合資公司,上市后就成為公眾公司,政府不能再按照以前的思路“管理”企業了,必須以契約的方式明確權利義務關系。

 

【當資產計量遇上確權爭議】

收取初裝費建設的燃氣管網要明確權屬,無法確權的可以暫由政府持有,由燃氣集團租賃使用,相關的運營維護費用計入成本。國內大多城市現在還收取燃氣初裝費(有的也稱安裝費、管網建設費等)。目前居民用戶的初裝費在六七百元到兩三千元不等。初裝費形成的燃氣設施資產的權屬成為爭議的焦點。

燃氣初裝費的收取源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國家針對原來完全依賴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口號,于是各地在發展燃氣基礎設施方面開始征收各種名目的燃氣初裝費。管道燃氣初裝費主要以建設費、集資費、開戶費、增容費、設施費、接駁費等形式出現,費用一般涵蓋城市管網工程(含場站、設施等)建設費、居住區內管網工程建設費以及戶內管道燃氣初裝費和安裝費。

初裝費形成的燃氣設施資產很難確權,爭議很大,有人認為應該歸居民所有,有人認為應該歸企業所有,有人認為應歸國家所有。各地操作方法各異,一般都是先擱置爭議,以后慢慢解決,如果是純粹的國有企業還可以拖著,但如果是合資公司、上市公司,那么資產權屬就必須搞清楚,避免爭議和風險。在其他的燃氣上市公司里面,有的計入了企業的資產,有的沒有計入企業資產;在近幾年各地燃氣企業合資項目中,同樣有的計入了企業資產,有的仍然沒有計入,爭議資產先擱置。

對于新建小區,庭院燃氣設施的權屬相對比較清晰。對于房價中已經覆蓋庭院管網建設費的,或者小區業主已將建設費交給開發商,這部分管網應當歸小區業主集體所有,而管網的維護則應當由燃氣服務提供者負責。如果初裝費覆蓋了市政管網部分(小區紅線以外,城市門站以內),則權屬爭議比較大,至今仍無確切的說法。

對于準備上市的燃氣企業,我們建議,有爭議的資產先由政府持有,企業支付一定租金租賃使用,燃氣設施相關的運營、維護由企業負責,相關的運用維護費計入企業成本,這樣既能避免糾紛,也使得企業的財務指標更加符合資本市場的要求。

 

【當企業利潤遇上民生問題】

建立一套科學的管道燃氣價格體系以及價格形成機制,待將來條件成熟時,逐步取消初裝費,燃氣設施建設費用計入成本。諸如燃氣等市政公用行業的終端價格,并不是企業可以自主確定的,為了更好地平衡社會效益和企業利益,必須有一套科學的價格體系和價格形成機制,既能讓老百姓以可以接受的價格享受更高質量、更優服務,又能保證企業應得的收益、更好的激勵企業改善經營、提高效率。

不同于管道燃氣的起步階段,現在城市燃氣管網已基本成形,根據行業發展趨勢,初裝費將逐漸被取消。廣東已經在2006年全年叫停燃氣初裝費,市政管網建設計入燃氣企業相關成本,反映在終端氣價。我們建議建立“容量氣價+計量氣價”的兩部分定價機制,并且建立與上游聯動的動態調價機制。容量氣價用于補償供氣的固定資產成本,由管道燃氣公司的氣站、主干管網的折舊費和小區庭院管網的更新費用構成。容量氣價根據經營企業維護管理的供氣設施(指管道燃氣公司氣站、主干管網)平均使用年限內的折舊費和小區庭院管網的更新費用,并考慮居民用戶的平均供氣量和其它用戶的設計供氣量等因素核定;計量氣價用于補償供氣的運營成本費用,由經營企業的合理成本、費用、稅金、利潤構成。

上游天然氣價的波動風險不應由終端城市燃氣運營商來承擔,應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承擔,兩部分定價機制可以將責任更加明晰。其實質就是將燃氣企業的成本分為購氣成本和配氣成本,配氣成本再分成和氣量相關的變動成本以及與氣量無關的固定成本。購氣成本加上配氣成本中的變動成本構成氣量氣價的基礎,再加上一定的收益率構成氣量氣價;配氣成本中固定成本構成容量氣價的基礎,加上一定的收益率構成容量氣價。相關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1城市燃氣終端價格示意圖

對于特許經營方案的設計、管網資產的確權以及價格機制的建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無論特許協議還是管網產權、或者終端氣價,它們相互之間都是互有關聯和影響的,解決時必須統籌考慮,同時各個問題下面也有很多操作細節需要注意。政府和城市燃氣企業在制定資本運作方案或上市方案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上述三個問題,最好聘請具有豐富行業經驗的顧問機構協助完成,為企業的股份制改造、資本運作掃清障礙。

 

本文為中國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政府與公共咨詢事業部譚志國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