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免费网址在线观看-俄罗斯黄色录像-亚洲最色网-日本午夜一级|www.skffagnsk.com

民營醫院,敢問路在何方 ——醫療服務投資研究系列之二

來源于: 日期:2014-03-10

1. 機構數量快速增長

人口結構和新醫改政策推動社會資本大量涌入,中國民營醫院正處在快速增長期。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以及新醫改以來一系列鼓勵性政策的推出,社會資本進入醫療領域的政策壁壘逐漸消失,加快推進了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領域的進程。截至20139月,中國民營醫院的數量已經達到10795家,與2005年相比數量增長了235.25%,與深化改革前的2008年相比增長了99.80%,該增速顯著高于公立醫院;其中2006年民營醫院處于發展高峰期,年增長率達27.48%,創歷史最高。隨著民營醫院數量逐年增加,民營醫院的占比從2005年的17.20%穩步增長至2013年的43.24%,在醫療系統中的重要性不斷上升。

1 2005-2012年中國民營醫院數量及增長率

 

數據來源: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2 2005-2012年中國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數量占比

 

數據來源: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2.  私立醫院服務能力逐漸提升

民營醫院的絕對優勢尚未突出,但相對增長成果顯著。

私立醫院規模小、服務量少的特點使得公立醫院的壟斷地位在短時間內難以撼動,但近幾年民營醫院的服務能力正在逐年提高,病床使用率穩步上升。

第一,20131-9月,民營醫院就診量為2.0億人次,同比增長15.8%,為公立醫院增速的1.8倍、醫院總診療人次增長率的1.7倍。

1 2013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數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第二,民營醫院雖然仍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但病床使用率正逐年上升。根據中國衛生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私立醫院和公立醫院的病床使用率差距仍然較大,但是與2005年私立醫院49.8%的病床使用率相比,該數據在2011年已經達到了62.3%,這說明了民營醫院的病床使用率正在逐年增長,患者對民營醫療資源的認可度逐步上升。

3 2005-2011年公立和民營醫院病床使用率(%)比較

 

數據來源: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第三,民營醫院在政府衛生規劃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2012年國務院發布的《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表示要遏制公立醫院規模,每千常住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到4張的、原則上不再擴大公立醫院規模。2012年,衛生部公布的《關于做好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的通知》提出,務必保證到2015年非公立醫療機構床位數和服務量需達到總量20%的目標。

 

3. 私立醫院高端化及專科化趨勢明顯

公立醫院回歸基礎醫療服務市場,私立醫院建設高端專科醫院優勢明顯。

目前我國現有的民營醫院以各類專科、中醫和民族醫院為主,現階段發展較好的民營醫院大多選擇走高端或專科醫院的路線。與公立醫院相比,民營醫院具有經營機制靈活、工作高效、市場開拓意識和服務意識強等優勢,能夠滿足人們日趨多樣化、多層次的就醫需求。高端私立醫院在品牌建設、服務優化以及人才隊伍培育方面表現出了較高的水平和成就,未來民營醫院將向著專科化、規模化的方向發展。

民營醫院在綜合學科建設方面與公立醫院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因此目前民營醫院的科室選擇主要以公立醫院不太重視的專科為主,其中不育不孕、男科、整形、口腔、眼科、婦產、腫瘤、骨科、中醫等領域成為了私立醫院的投資熱點;另外在服務定位上,民營醫院正在由基本醫療轉向高端、特需化的醫療服務的方向發展。特需服務(如VIP 病房、名醫診斷快速通道等)在新醫改政策中被明確提出公立醫院應保證其特需服務不超過全部醫療服務的10%,而對民營醫院的特需服務沒有限制,這意味著民營醫院未來在高端醫療服務市場上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因此,爭取高端客戶,獲取增值利潤將是民營醫院必然的發展方向。

 

4. 政策瓶頸約束民營醫院成長

民營資本面臨的政策劣勢主要存在于稅收政策、人才隊伍建設、融資渠道等方面。

第一,營利性醫院的免稅期短、無財政補貼,生存困難。目前,政府給予營利性醫療機構的免稅期為三年,相較于醫院投資周期長、規模大、盈利慢的特點,三年時間顯然難以支持醫院建設的一個完整發展周期。

第二,醫務人員的選拔管理政策向公立醫院嚴重傾斜。現階段,公立醫院高端的技術平臺、健全的養老和醫療保障體制、以及公立醫院醫生較高的社會地位等因素,無不使得高素質的醫療人才趨向于選擇公立醫院。另外,醫生職務依舊屬于事業編制,在畢業就業、實習培訓、職稱評定、社會保障等方面,公立醫院都占有了較強的優勢。

第三,民營醫院的房地產等不能作為貸款抵押。按照《物權法》的規定,醫院屬于以公益為目的社會設施,財產不得抵押,且并未明確民營醫院的產權問題,因此也難以通過抵押貸款融資,這使得很多民營醫院失去了最重要的籌資渠道,難以做大做強。

 

總體來說,在目前各項政策向公立醫院嚴重傾斜的情況下,私立醫院要迎接來自公立醫院的挑戰,一方面需要政府給予私立醫院力度更大、時間更長的稅收優惠政策,并繼續推進關于民營醫院的各項政策在各地的落地;另一方面,私立醫院自身必須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首先,應樹立新的辦醫宗旨,把“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貫穿在醫院的服務建設中;其次,應確立人才為本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人才隊伍建設必須高度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充分保障優秀人才在醫院的能力發揮;再次,應加快醫院由原始資本積累轉向資本結構多元化的發展。在現階段的醫療產業發展和醫療改革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投資人對成熟的醫療產業產生了很高的興趣。引入戰略投資者、實現資本多元化,有助于提升民營醫院的資源稟賦,擴大發展空間。另外,在技術引進的同時,應增加醫院自身的創新活力,對引進技術進行融合和改造。最后,在新的醫改思路指導下,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都將納入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中。因此,在公立醫院功能重新定位的過程中,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之間的合作領域、資源共享將逐步擴大,公、私立醫院將在差異化發展過程中相互促進和發展。

 

本文為中國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企業咨詢事業部張佳元團隊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