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免费网址在线观看-俄罗斯黄色录像-亚洲最色网-日本午夜一级|www.skffagnsk.com

國企改革進入新階段,地方國企改革深化正當時

來源于:中國投資咨詢 日期:2023-12-28

10月初,《求是》雜志刊發國務院國資委黨委署名文章《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首次公開發表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行動綱領,對國企深化改革做出全局性、戰略性重要指導;

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要求國資央企堅守發展實體經濟的責任擔當,堅持主業發展方向,發展與主業需求相結合的金融業務,提升金融服務主業的能力和水平;

11月7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提出,要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健全自然壟斷環節監管體制機制。

國資央企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愈發重要,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任重而道遠。

2023年8月發布的《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方案(2023年—2025年)》(該件為非公開發布文件)對未來3年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做出了方向性指導,并提出以下要求:

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

完善國有企業科技創新機制,加快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

強化國有企業對重點領域保障,支持國家戰略安全;

以市場化方式推進整合重組,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

推動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與市場化經營機制長效化;

健全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

營造更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公平競爭環境;

全面加強國有企業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

之后,2023年10月,《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公開提出深化提升行動的五大任務:

圖1 《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提出五大任務

在《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方案(2023年—2025年)》和《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指導下,國有企業改革工作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和目標,為了能夠更好地推進改革工作,國有企業需要立足現在、著眼未來,通過對上階段成果的復盤和現階段出現的問題,進行整體改革工作的精準化調整。

一、上階段國有企業改革復盤

從經營數據來看,我國國有企業年營業收入由2015年的454704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825967億元,實現了營業總收入持續穩步增長的目標,復合年增長率約為8.9%。利潤總額總體看來保持上升態勢。

圖2 2015年—2022年我國國有企業經營業績圖

同時,年初召開的全國公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總結電視電話會議,對現階段國有企業治理水平、企業活力、資本布局的情況做出了總結:

國有企業的治理水平大幅提升。截至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期末,已有1.3萬戶中央企業子企業和2.5萬戶地方國有企業子企業建立了董事會,進一步完善了國有企業的現代企業制度水平,為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國有企業的用工活力大幅增加。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全國約8萬家企業、22萬人次實行了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契約化改革,實現了“干部能上能下”的領導層任用機制。與此同時,“員工能進能出”的市場化用工制度以及“收入能增能減”的激勵機制也在國資國企中逐步推進,為企業的良性蓬勃發展提供了充足動力。

國有資本布局進一步優化。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之際,國有企業在盤活存量資產方面達成巨大成就,以市場化方式撬動3066.5億元存量資產。同時,國有資產進一步向國家安全、國計民生領域布局,通過資本的優化配置,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了國有資本的配置效率。

總的來說,上一輪國企改革行動已取得成效,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主要目標任務已經完成。我國國有企業的經營效益穩步提升,從治理監管、組織改革、對標一流、三項制度改革、合規風險管理體系建設等系列工作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先進的、符合時代發展規律的國有企業運營治理經驗,也為國有企業未來的工作開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圖3 2020年—2022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主要任務完成情況

二、國資國企改革存在的問題

隨著各地國企改革工作的推進,不同地區、不同企業間的改革工作分步推進,改革過程中存在的改革進展不均衡、改革深度廣度不足、改革工作落實不到位等問題也開始逐步顯現。

圖4 國企改革工作存在的問題

企業間改革進展不均衡。大部分央企和部分發達地區的國企對于政策反應更加敏感,投入改革更為迅速,加上企業自身市場化程度較高,組織管理能力較強,其改革進程明顯更快;而偏遠地區由于政策傳導作用較弱、當地經濟發展也缺乏優勢,加上政策性業務干涉過多,一部分企業改革工作推動緩慢,自身市場競爭力仍未完全建立。

改革深度和廣度不足。國企改革行動要求全面推進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建立健全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建設。然而,部分企業的改革工作仍停留在理論階段,未能深入落實推進優化布局、分類改革、企業治理、人才培養、提高競爭力等方面的具體工作,改革工作為企業帶來的增益不夠明顯。

改革落實不到位。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間,各地國資委下發了相關國資企業管理辦法和指導規定,但在國有企業執行層面存在思想老舊、政策執行力度不足等情況,導致對崗位管理、績效管理等改革基礎重視不夠,結合企業實際創新性不足,真槍實干的情況不夠普遍。

因此,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總體已取得不錯進展的情況下,各家企業仍需認真分析內外部環境,充分激活自身資源稟賦,解決存在的制度性問題,保證改革工作的穩步、扎實、深入推進。國有企業要以國企改革深化提升工作的主要要求和任務為引領,進一步提升發展動能,發揮出國有企業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未來展望

結合目前改革進展和本次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主要方向,國有企業改革工作進入精細化實施階段。國資監管在本階段依舊以管資本為主要目標,通過“重黨建、管布局、管風險、管匯報”的方式,通過授放權工作的開展,逐步引導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行創造價值。與此同時,地方國有企業需在戰略規劃、戰略執行、業務布局、職能發展和經營管理等方面做出全方位、嚴標準、高質量的改革。

圖5 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展望

在戰略規劃方面,國有企業要充分結合內外部發展環境,聚焦國家戰略發展趨勢進行頂層規劃設計。國有企業要以時代發展機遇與國家戰略產業布局為基礎,與自身發展能力進行精細化匹配,主動發揮國企擔當,打開國有企業發展新格局。在具體實施層面,國有企業可以通過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等方式,進行國有資本的結構性優化,集各家之所長,大力推進在國家經濟發展關鍵領域、關鍵環節的建設與指數型發展,使國有企業主責主業更加聚焦、業務結構更加清晰、核心能力更加突出,更好實現國有企業經濟屬性、政治屬性、社會屬性的有機統一,盡快在國有企業中培養一批、打造一批世界一流企業。

在戰略執行層面,國有企業要明確發展方向,堅定落實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目標。在未來的改革提升行動中,國有企業要充分結合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過程中形成的經驗成果,進行全面深刻剖析,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精準落實深化提升階段改革工作的各項重點任務。國有企業要堅持服務國家戰略功能的重要作用、堅持市場化運作機制建設、堅持培育核心競爭力,增強改革工作的深入性、針對性、科學性和有效性,以改革工作的穩步落實,發揮出國有資本的力量。

在業務布局過程中,國有企業要聚焦國家戰略發展新格局,充分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和戰略支撐作用。現階段,國有企業在市場競爭格局中的分量逐步增強,未來更要進一步強調科技創新在國企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國有企業的科技創新引領能力,加強對于基礎性、緊迫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的研究。國有企業要充分發揮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的作用,加快形成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通過固鏈、補鏈、塑鏈、強鏈進一步發揮國有企業在產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帶動產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

在職能發展過程中,要不斷優化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和市場化運作機制,提高企業運營效率。一方面,國有企業要通過企業組織建設、機制建設,形成一套針對人、財、物、政策等資源綜合評估分析、整合共享、協調管理的內部協調體系,實現資源的高效高質利用;另一方面,國有企業要充分發揮市場對于國有企業發展的調動作用,通過市場競爭不斷增強企業自身核心競爭力,同時在企業內部建立健全更加規范高效的收入分配機制,通過契約化、職業經理人等市場化用人機制,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和熱情,強化開展根據業績貢獻決定薪酬的發薪機制,持續激發企業的經營活力。

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國有企業要堅持黨建對業務的引領作用以及黨管人才的重要作用。國有企業必須堅持黨在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領導作用,深化企業現代化運營機制改革,厘清黨組織、董事會、經理層、經營層的權責邊界,通過推進“三重一大”決策機制建設,明確黨組織研究討論是董事會、經理層決策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序,落實企業黨委在重大決策中的決定權、把關權、監督權,提高國有企業決策運營的全局性、全局性、創新性。國有企業還要堅持黨管人才的理念,不斷加強對國企領導人才的培養,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培養出一批國有企業優秀的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同時堅持高素質、專業化人才團隊的搭建,按照“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的要求,堅持從嚴管理與愛護關心相結合,建立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培養機制,打造一支能力強、后勁足、干勁大的人才隊伍,為國有企業發展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

四、總結

國有企業改革的要求正在逐步提升,改革工作也從具體的專項行動逐步轉變為一項常態化工作,融入國有企業發展的進程之中。未來,國有企業更需要進一步發揮自身使命擔當,發揮好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準確把握時代發展脈搏,以自身資源稟賦為基礎,因企制宜地用更加精準化、個性化的方式,將各項改革措施平穩落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