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免费网址在线观看-俄罗斯黄色录像-亚洲最色网-日本午夜一级|www.skffagnsk.com

淺析海外PPP模式的應用與啟示

來源于:中國投資咨詢 龍笑笑 日期:2016-12-26

如今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在中國如火如荼地開展,該模式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也隱藏著許多問題。不妨讓我們放眼全球,看看PPP模式在其他國家的應用以及帶給我們的啟示。

PPP模式在各國的運用

1PPP模式在發展中國家的運用

菲律賓

菲律賓政府認為PPP模式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遠高于提供基礎設施這一行為本身。同時,發達國家也意識到基礎設施的供給不應局限于建設或購買,提高其可用性更為重要。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服務效率,將基礎設施建設從單純的產品輸出延伸為溝通上下游的產業鏈。通過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合理配置資源,提高生產力,優化產出,增加社會供給和財富。

墨西哥

墨西哥作為拉丁美洲經濟體的第二大國家,該國政府監管措施的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化以及PPP法的落地,加大了政府方對社會資本方的保護力度,助推了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發展。

雖然墨西哥政府經濟取得了大幅提升,但《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競爭力報告2013-2014》表明,墨西哥國內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對比全球148個國家僅排在第66位。伴隨城鎮化的加劇,對道路交通和供水供電的民生需求突顯出來,墨西哥政府意識到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對提高國民生產力和經濟競爭力具有深遠意義。

2PPP模式在發達國家的運用

英國

英國是較早采用PPP模式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的國家,于1992年首次提出私人融資計劃(PFI)。2012年,英國財政部進一步推出新型私人融資(PF2),兩者最大的區別是政府在特殊目的公司(SPV)參股投入部分資本金以吸引長期投資者,由此出現PPP雛形并不斷發展。

在法律頂層設計方面,英國沒有對PPP進行專門的立法,而是通過財政部不斷頒發各種規范性文件進行管理,如《應對投資風險》(2003)、《強化長期伙伴關系》(2006)和《基礎設施采購:實現長期價值》(2008)。在組織保障方面,2010年前英國有兩個機構負責PPP運行,一個是財政部的PPP工作組,一個是英國合作伙伴關系(Paternership UK)。2011年,財政部設立基礎設施局(IUK,Infrastructure UK)代替財政部工作組和“英國合作伙伴關系”的職能,統一管理實施PF2項目。

加拿大

加拿大是國際公認的PPP運用最好的國家之一。自1991年至2013年,加拿大啟動PPP項目206個,項目總價值超過630億美元,涵蓋全國10個省,涉及行業非常廣泛,包括交通、醫療、司法、教育、文化、住房、環境甚至國防行業。

在法律頂層設計方面,加拿大各級政府積極制定個基礎設施規劃,不斷完善PPP項目采購流程。2003年5月加拿大工業部出版《對應公共部門成本——加拿大最佳實踐指引》和《PPP公共部門物有所值評估指引》,成為PPP項目的主要依據。組織保障方面,2008年加拿大以皇家公司的形式建立了聯邦級的PPP單位——PPP加拿大。該機構由加拿大聯邦政府所有,但按照商業模式運作,PPP加拿大通過財政部向國會報告,公司具有獨立的董事會。這種形式可以讓董事會監測PPP單位的運作。

俄羅斯

俄羅斯2005年頒布《聯邦特許權協議法》,自此以特許權為基礎的BOT模式成為俄羅斯PPP項目中最主要的實施模式。此后,俄羅斯聯邦層面共計有430個項目按照《特許權協議法》的規定完成了特許權的授予程序,其中超過370個項目正處于建成運行階段。但俄羅斯PPP項目對外資的吸引力卻一直乏善可陳,主要原因在于《特許權協議法》和配套法規對PPP項目的操作模式、融資抵押、特許權授予程序和特許權協議變更等問題的規定離外國投資者的期待尚有一定的差距。為進一步吸引投資者、提高經濟發展水平,俄羅斯國家杜馬2015年7月通過了《俄羅斯聯邦國家——私人合作、自治地區——私人合作和俄羅斯聯邦特定法規修訂聯邦法》(下稱《公私合作法》),該法于2016年1月1日起生效。在此之后,外國投資人除按照《特許權協議法》選擇特許權下的BOT模式外,還能排除《特許權協議法》的適用、按照《公私合作法》更加靈活地選擇適合自身的PPP合作模式。

各國PPP模式運作的啟示

1、菲律賓政府對基礎設施建設或服務的可用性和社會效益的重視程度值得我國政府學習:不是單純滿足于解決財政負擔或產品輸出,而是真正地使PPP更好地服務社會和人民。

2、墨西哥PPP法的確立為PPP模式的運用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法律依據;加上國內基礎設施建設的迫切需求,為國內和國際資本方提供了大量投資機會。但機遇伴隨著風險,如貪污腐敗可能引起政策和法律風險、企業財閥可能導致組織機構風險等。這些風險都要求投資人在項目前期做好項目篩選、識別和盡職調查等準備工作。

3、重視契約精神。契約精神簡單來說就是政府要重合同、守信用。PPP項目需要政府與企業長達十幾年甚至是數十年的合作,政府樹立守約意識,按合同規則辦事是消除社會資本顧慮的首要條件。英國與加拿大PPP模式運作的幾十年期間,雖然也有失敗的案例,但總體而言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這和他們重視合同范本的制定,在合同中詳盡規定應承擔的責任與義務、風險應對及違約處理原則,強化涉及公私方的利益條款,一旦出現問題可依章辦事。而從我國PPP實踐來看,政策隨意性風險非常大,政府方執行力弱、缺乏契約精神是頭等問題,在重視契約精神方面我們尤其應向國外學習。

4、重視政府監管。英國倫敦地鐵項目失敗原因之一便是政府監管不力。社會投資人在項目運營方面具有天然的信息優勢,在項目需要進行重大調整(如改變融資結構)時,政府部門往往面臨信息不對稱的尷尬境地。PPP項目的性質是公益服務,而資本天性逐利,這也從本質上要求政府監管督促項目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5、創新融資工具。PPP項目往往投資巨大,需要完善的金融體系和融資工具予以支持。目前國際運用廣泛的融資工具主要還是銀行貸款,但也有部分項目嘗試采用多種融資工具,如利用資本市場發行債券和各類基金形式等。結合我國國情來看,可參考在現有的銀行貸款方式下,發行公司債券、企業債券、項目收益債券等,在項目收益穩定的情況下可考慮資產證券化操作以及PPP產業基金融資等等各種融資方式。

隨著PPP模式在世界范圍內的應用和推廣,亞洲開發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美洲開發銀行和世界銀行等多邊銀行間合作設立了首個PPP在線資料庫,這意味著今后PPP模式將朝著更加專業化、透明化、及時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