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免费网址在线观看-俄罗斯黄色录像-亚洲最色网-日本午夜一级|www.skffagnsk.com

熱點 | 五中全會召開,十三五規劃重點搶先看!

來源于:中國投資咨詢 日期:2015-10-26

今天,十八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將研究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謀劃未來五年中國的發展之路。“十三五”規劃有哪些熱點、重點、關鍵點?小咨帶您一起來“預習”。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斗目標來制定。這份萬眾矚目的規劃,將如何布局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會帶來怎樣的投資機遇,又將面臨怎樣的挑戰呢?

1“十三五”規劃,看點在這里!

按照十八大的戰略部署,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三五”規劃毫無疑問也將圍繞這個目標來布局。而“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最后沖刺在這五年,決勝也在這五年。

那么,相比以往,這次要制定的“十三五”規劃都有哪些看點呢?

一、新一屆領導班子第一個“五年規劃”

與以往不同,作為一次規劃未來五年中國發展藍圖的會議,本次會議可謂是特殊時間節點的關鍵性會議。

從時間來看,未來五年對于中國改革發展的重要意義,也讓這次會議的關鍵性得以凸顯。一方面,“十三五”是十八大以來,中國新一屆領導班子的第一個完整的五年規劃;另一方面,“十三五”結束之際,又是中國第一個百年夢想實現的時間節點。為了這次編制“十三五”規劃以及召開本次五中全會,今年以來中共高層密集展開多次基層調研。

本次“十三五”也絕非是時間點的簡單遞推,而是被賦予了諸多新內涵,是基于經濟新常態的大邏輯,著眼于2020年實現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在“四個全面”的頂層設計之下,對經濟社會做出的戰略安排。

二、十個方面將成規劃的重中之重

如此關鍵的五年,中央會做出怎樣的安排?習近平在多次調研講話中已為“十三五”定調。5月27日,習近平在浙江召開華東7省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就指出,“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努力在保持經濟增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改革體制機制、推動協調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扶貧開發等方面取得明顯突破。這10個方面,無疑會成為“十三五”規劃的重中之重。

三、不會片面追求GDP

“十三五”規劃中,關于經濟發展目標的確定備受關注。不少機構都在預測,未來5年GDP增長究竟是7%還是7.5%。10月23日,李克強在中央黨校就當前經濟形勢和重點工作作報告時給出了答案:“6.9%(三季度GDP增速)就是7%左右,屬于合理區間。我們從未講要死守某一個點位。”談及2020年GDP目標,李克強指出,我們不會片面追求GDP,但沒有一定速度就難以全面實現小康。“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和邁躍向中高端水平是相輔相成的”。

四、改革在規劃中將占有重要分量

推進改革也被普遍認為將在規劃中占有重要分量。李克強近期頻頻強調依靠深化改革開放破解難題,僅在10月19日至23日的5天內就4談改革,因此,在“十三五”藍圖中,改革料將會重點著墨。投資消費、金融體制、財稅制度等改革能否有更大突破,值得期待。

五、民生改善有進一步大動作

民生如何改善是老百姓最關心的。最高領導層在各種場合曾多次表示,GDP增速高一點、低一點不是問題,問題的關鍵是要保持比較充分的就業,同時民眾收入要實現穩步增長。有專家分析指出,從高層最近透露出的諸多信息來看,“十三五”規劃或將在推進社會建設、改善民生上有進一步的大動作。

2“十三五”規劃,投資看這里!

投資者最關心的自然是從“十三五”中能找到哪些未來的“掘金”機會。

早在今年5月,習近平主席便已透露了“十三五”規劃的整體框架和十大主要任務;27個“十三五”前期重大研究課題也提前公布;此外,“十三五”專家委員會中產業研究領域的專家眾多,涉及的產業領域包含醫療衛生、節能與環保、新材料、食品安全與輕工業、農業、計算機與信息化、國防軍工、海洋經濟、交通運輸、機械、文化等……

從這些信息中已經可以推測出許多“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內容了,而各大投資機構也紛紛給出了分析報告。其中,有六大板塊在各報告中重合度非常高,被普遍看好:

一、節能環保產業板塊

這一板塊是被分析機構認為未來5年成長確定性最高的板塊之一。毫無疑問,中國正在改變過去粗放式的發展模式,高能耗、重污染的產業正在加速淘汰。由此,與節能環保相關的產業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是發展的重點。

據環保部規劃院測算,預計“十三五”期間環保投入將增加到每年2萬億元左右,“十三五”期間社會環保總投資有望超過17萬億元。

二、國企改革板塊

改革將是“十三五”期間的關鍵詞,而國企改革則是改革中的重頭戲之一。

國泰君安表示,國企混改是主要內容,試水深度加大、速度加快、央企參股甚至收購民企和其他國企將成為新思路。國企稅負減輕和分紅率上升將使得國企股權價值大幅提升。央企方面,重點配置改革確定性較高的首批六家改革試點;地方國企改革也應重點關注,主要有廣州、深圳、上海等地的企業。

三、“一帶一路”和京津冀板塊

業內普遍認為,不同于以往,“十三五”規劃的區域戰略將更加注重群區耦合和軸帶引領的作用。也正是因此,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所蘊含的投資機會被普遍看好。

四、“互聯網+”板塊

產業轉型升級將是“十三五”規劃中重要主題之一,與之對應的概念之一便是“互聯網+”。

根據預測,“十三五”期間消費將更受重視,創新也將被賦予更多期待,而消費與創新都與“互聯網+”的概念密切相關。

值得注意的是,在“十三五”規劃課題研究中,“信息經濟”首次被列入,這也意味著信息產業有望成為“十三五”規劃中的新增亮點。

五、智能制造板塊

與產業升級轉型密切銜接的另一大概念便是智能制造。“中國制造2025”、智能制造這一投資主線也被多家金融機構提及。

與智能制造相關的產業鏈包括:高端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傳感物聯、自動化(數字化)工廠、個性化制造新業態等。其中,智能化機器人、自動化裝備被業內普遍看好。

六、醫療與人口概念板塊

在海通證券、國泰君安、華鑫證券等多家券商對于“十三五”規劃熱門板塊的前瞻中均提及了醫療板塊。

此外,人口問題則被眾多專家預測將會在“十三五”規劃中有重點提及,與人口問題相銜接的不僅有醫療、養老產業,還包括于計劃生育政策相關的產業。知名經濟學家李稻葵不久之前曾透露,“十三五”規劃在一些討論多年而沒有下決心的領域,將有重要改革舉措,其中便包括計劃生育領域。

3“十三五”規劃,挑戰在哪里?

“十三五”期間,國內外經濟政治形勢都在發生許多新變化,會面臨很多新的挑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李佐軍近日撰文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面臨六大挑戰:

一、中國經濟增速換擋帶來新挑戰。“十三五”前期,中國經濟可能繼續面臨下行的壓力,與以往相比,經濟增速將明顯下一個臺階,估計會到6%-7%,不排除個別年份下降到6%以下。隨著經濟增速的換擋,將使產能過剩、地方債務和金融風險等問題凸顯,給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帶來挑戰。

二、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帶來挑戰。2008年國際經濟危機爆發以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也開始強調推進“再工業化”、“再制造業化”,強調發展實體經濟,相對來說它們在這些領域具有明顯的技術和人才等競爭優勢。“十三五”期間,中國制造業必須向中高端升級,這就與發達國家在這些領域開始形成正面競爭,這對我們是一個挑戰。

三、產業轉型升級帶來挑戰。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推進產業優化升級別無選擇。但產業轉型升級需要具備一系列條件,如人才、技術、知識、信息、管理、制度等條件。但這些條件的具備往往需要一個過程,在條件不具備或不完全具備的情況下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會面臨很多新挑戰。

四、“高成本時代”悄然到來帶來新的挑戰。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到新階段,資源環境約束加大,“人口紅利”消失,“高成本時代”悄然到來,包括土地成本、原材料成本、勞動力成本、人才成本、能源成本、環保成本、資金成本、物流成本、知識產權成本、交易成本等都在上升。而成本的全面上升會侵蝕企業的利潤空間,會限制產業的發展,會對很多行業和企業帶來挑戰。

五、資源環境約束加大帶來挑戰。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資源能源越來越短缺,環境污染壓力日益加大,從現在開始不得不加大對環境保護的力度。隨著環保力度的加大,環境污染的增量會有所控制,但已經污染的大氣、水、土壤等存量問題的解決還需要假以時日,污染絕對量還在增加,故

“十三五”期間資源環境壓力依然很大。而且,中國已向國際社會承諾到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這意味著今后的排放還要接受國際社會的監督和約束。

此外,還有“人口紅利”消失帶來的挑戰。從2011年開始,15歲至64歲之間的勞動年齡人口比重下降,這說明中國的“人口紅利”開始消失。“十三五”期間,人口老齡化可能進一步加劇,生產性人口的占比進一步下降,這也會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挑戰。

 

本文由中國投資咨詢編輯整理。文章內容不代表公司立場,不作為投資及決策直接依據,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