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切實發揮好國家級新區在引領改革發展和創新體制機制等方面的試驗示范作用,推進現有13個新區健康穩定發展,發改委17日發布兩份文件,旨在從深化國家級新區重點領域體制機制創新和推進開發性金融支持國家級新區健康發展兩個方面助推國家級新區建設。
兩通知明確了什么內容?
術業有專攻,13新區各領任務
國家發改委17日下發《關于推動國家級新區深化重點領域體制機制創新的通知》,要求各國家級新區在全面抓好簡政放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構建市場化營商環境等共性改革任務的同時,結合各自特點和優勢,圍繞1至2個重點問題開展體制機制創新探索。
《通知》為每個新區分配了具體的探索任務。這其中,上海浦東新區重點圍繞深化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在金融、貿易、航運等方面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開展探索;天津濱海新區重點圍繞京津協同創新體系建設和港區協調聯動開展探索;廣州南沙新區重點圍繞推動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構建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基本制度框架開展探索。
《通知》強調,各新區應著眼于服務全國改革開放大局,立足自身基礎和特點,科學確定實施方案與重點舉措,及時總結工作成效和問題,推動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并于今年年底將體制機制創新進展情況報送國家發改委。有關省(市)要加強工作指導,完善工作機制,切實加強對新區體制機制創新的支持。
《通知》還表示,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對上述改革創新予以積極指導和支持,幫助解決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及時總結新區推動重點領域創新的成績與經驗并上報國務院。
開發性金融推動新區建設
為了促進新區發展,17日,國家發改委和國家開發銀行還聯合發布《關于推進開發性金融支持國家級新區健康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從各相關省(區、市)發展改革部門要高度重視新區建設工作、支持新區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深化與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溝通合作、開發銀行要積極支持和參與新區規劃編制工作、充分運用開發性金融中長期融資優勢等七個方面促進新區健康快速發展。
《通知》首先強調了堅持規劃引領,創新體制機制的重要性。今后,各相關省(區、市)發展改革部門將會同有關方面制定實施好新區發展規劃,支持新區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優先支持新區開展國家和省(區、市)重大改革試點,推動新區建立高效運轉的行政管理機制,支持新區加大在投資項目建設、城鄉統籌、城市發展和生態環保等方面的審批、核準和管理權限。
《通知》同時支持新區與金融機構共同設立產業引導基金、風險緩釋基金等各類基金,支持新區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項目收益債券、保險信托計劃等多種融資方式籌集建設資金,協調解決項目立項、融資、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為新區項目融資工作順利推進創造條件。
《通知》更進一步明確了開發銀行在新區建設中的角色與作用。《通知》指出,開發銀行會積極支持和參與新區規劃編制工作,建設新區發展重點項目庫,加大新區信貸規模投放和融資模式創新力度,加快推進PPP模式、政府采購模式,對于符合條件的重點項目,給予積極支持,并充分運用開發性金融中長期融資優勢和投資、貸款、債券、租賃、證券等綜合金融服務優勢,繼續推廣債貸組合、投貸結合、租貸組合、資產證券化等模式,引導基金、貸款、債券、保險、信托等各類金融資金廣泛參與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推動新區建立多元化、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各相關省(區、市)發展改革部門要深化與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溝通合作,及時共享新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及項目信息,支持新區與金融機構共同設立產業引導基金、風險緩釋基金等各類基金,支持新區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項目收益債券、保險信托計劃等多種融資方式籌集建設資金,協調解決項目立項、融資、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為新區項目融資工作順利推進創造條件。
打造改革高地
近年來,各地掀起申報國家級新區的熱潮。除了目前已經正式獲批的13個國家級新區,還有不少城市提出要打造國家級新區。新區對促進經濟發展、擴大對外開放、推動改革創新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部分新區仍不同程度存在著規劃執行不嚴、土地等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程度不高、產業競爭力不強、體制機制創新不足等問題。國家發改委副主任何立峰在第一次國家級新區工作經驗交流會暨新區工作推動會上指出,一些新區在規劃建設中,多以上海浦東、天津濱海新區甚至國際大都市為標桿,一定程度上脫離了當地的發展實際。
國家級新區共是承擔著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國家級綜合功能區。此次明確重點領域體制機制創新目標,旨在切實發揮好國家新區在引領改革發展和創新體制機制等方面的試驗示范作用,力爭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經驗,為其他地區提供引領示范。
湖南社科院城市發展研究所所長童中賢認為,在當前,國家級新區建設仍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目前國家大力推進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國家級新區作為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載體可以有效發揮產城融合作用,并且作為區域新增長極,以點帶面帶動周邊區域的發展。
廣東省綜合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彭澎指出,目前的國家級新區政策含金量已經非常小,尤其是地方政府最為在意的財稅政策優惠方面幾乎沒有。也就是說,目前的國家級新區已不再是政策高地,而是改革高地,要結合當地自身特點和優勢,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形成自身的優勢。
1573號通知原文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推動國家級新區深化重點領域體制機制創新的通知
發改地區[2015]1573號
天津市、遼寧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山東省、湖南省、廣東省、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陜西省、甘肅省發展改革委,各國家級新區管委會:
國家級新區(以下簡稱“新區”)是由國務院批準設立,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國家級綜合功能區。為切實發揮好新區在引領改革發展和創新體制機制等方面的試驗示范作用,經與有關方面充分溝通銜接,2015年,請各新區在全面抓好簡政放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構建市場化營商環境等共性改革任務的同時,結合各自特點和優勢,圍繞1-2個重點問題開展體制機制創新探索,力爭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經驗,為其它地區提供引領示范。具體如下:
一、上海浦東新區。重點圍繞深化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在金融、貿易、航運等方面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開展探索。
二、天津濱海新區。重點圍繞京津協同創新體系建設和港區協調聯動開展探索。
三、重慶兩江新區。重點圍繞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重要交匯點,推動建立內陸通關和口岸監管新模式開展探索。
四、浙江舟山群島新區。重點圍繞打造江海聯運中心,推動建立高效便捷的通關和口岸監管模式開展探索。
五、甘肅蘭州新區。重點圍繞深化政府服務創新,在建立促進產業集聚和科技創新新機制方面開展探索。
六、廣州南沙新區。重點圍繞推動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構建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基本制度框架開展探索。
七、陜西西咸新區。重點圍繞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創新城市發展方式和以文化促發展的有效途徑開展探索。
八、貴州貴安新區。重點圍繞構建產城融合發展的新機制,以產業集聚促進新型城鎮化發展開展探索。
九、青島西海岸新區。重點圍繞提升深遠海資源開發能力,形成以海洋科技創新促進海洋產業發展的有效途徑開展探索。
十、大連金普新區。重點圍繞深化面向東北亞區域開放合作,推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開展探索。
十一、四川天府新區。重點圍繞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構建有利于產業集聚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開展探索。
十二、湖南湘江新區。重點圍繞創新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推動建立綜合性生態補償機制,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道路開展探索。
十三、南京江北新區。重點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自主創新引領產業轉型升級、以制度創新促進區域協同發展開展探索。
各新區應著眼于服務全國改革開放大局,立足自身基礎和特點,科學確定實施方案與重點舉措,及時總結工作成效和問題,推動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并于今年年底將體制機制創新進展情況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省(市)要加強工作指導,完善工作機制,切實加強對新區體制機制創新的支持。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對上述改革創新予以積極指導和支持,幫助解決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及時總結新區推動重點領域創新的成績與經驗并上報國務院。
國家發展改革委
2015年7月7日
1584號通知原文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開發銀行關于推進開發性金融支持國家級新區健康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
發改地區[2015]158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國家開發銀行各分行,各國家級新區管委會: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國家級新區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地區[2015]778號)要求,為進一步促進國家級新區(以下簡稱“新區”)持續健康發展,現就推進開發性金融支持新區健康發展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各相關省(區、市)發展改革部門要高度重視新區建設工作,堅持規劃引領,會同有關方面制定實施好新區發展規劃(方案),配合制定相關專項規劃,加強新區發展規劃(方案)與“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新型城鎮化等重大國家戰略的有效銜接,加強新區內部各類功能區的統籌協調和資源整合,促進資源要素優化配置,集聚發展。新區建設要突出“創新”,用足、用好各項政策,進一步提升新區在全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大局中的戰略地位。
二、各相關省(區、市)發展改革部門要支持新區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優先支持新區開展國家和省(區、市)重大改革試點,推動新區建立高效運轉的行政管理機制,支持新區加大在投資項目建設、城鄉統籌、城市發展和生態環保等方面的審批、核準和管理權限。新區要重點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部署和《關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42號)、《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國家發改委2015年第25號令)的有關要求,在基礎設施建設、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等方面,積極引入央企、地方國企和民營企業等各類投資主體,切實推進基礎設施特許經營、公共產品定價和政府購買服務等體制機制改革,用好各項支持政策,多措并舉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新區公共產品和服務項目的投資、運營和管理。
三、各相關省(區、市)發展改革部門要深化與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溝通合作,及時共享新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及項目信息,支持新區與金融機構共同設立產業引導基金、風險緩釋基金等各類基金,支持新區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項目收益債券、保險信托計劃等多種融資方式籌集建設資金,協調解決項目立項、融資、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為新區項目融資工作順利推進創造條件。研究利用中央預算內投資、銀行資金等建立股權投資引導基金,吸引社會投資支持新區建設。
四、開發銀行要積極支持和參與新區規劃編制工作,根據需要組織編制新區融資規劃,注重做好融資規劃與新區發展規劃(方案)、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基礎設施、生態環保等專項規劃等銜接,推動“多規融合”。要通過提供融資規劃、融資顧問、財務顧問等融智服務,在新區年度融資安排、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政府性債務控制與重組、融資平臺轉型發展、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搭建等方面協助新區做好投融資頂層設計,推動新區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
五、開發銀行要充分運用開發性金融中長期融資優勢和投資、貸款、債券、租賃、證券等綜合金融服務優勢,建設新區發展重點項目庫,加大新區信貸規模投放和融資模式創新力度,加快推進PPP模式、政府采購模式,對于符合條件的重點項目,給予積極支持。繼續推廣債貸組合、投貸結合、租貸組合、資產證券化等模式,引導基金、貸款、債券、保險、信托等各類金融資金廣泛參與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推動新區建立多元化、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
六、開發銀行將充分利用客戶資源優勢,建立新區與社會資本合作的橋梁和紐帶,支持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并根據新區發展規劃(方案),結合當地資源稟賦,推動競爭力強、社會效益好的境內外企業和具有發展前景的產業進入新區,進一步提升新區產業層次和水平。
七、各相關省(區、市)發展改革部門、新區管委會、開發銀行各相關分行要加強協調,緊密配合,共同推進新區建設,及時將各地工作進展和建議分別報送至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開發銀行總行。
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開發銀行
2015年7月10日
(本文內容由中國投資咨詢微信公眾號編輯整理。文章內容不代表公司立場,不作為投資及決策直接依據,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