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15日消息(記者劉柏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農村公路是農村地區覆蓋范圍最廣、服務人口最多、公益性最強的交通基礎設施。交通運輸部等多部門15日發布《農村公路擴投資穩就業更好服務鄉村振興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具體有哪些政策利好值得期待?
新出爐的《實施方案》中提到了今年的目標任務——2022年,在力爭提前完成農村公路原定年度任務目標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金融等政策支持,提前實施一批具備條件的“十四五”規劃項目,新增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3萬公里、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3萬公里、改造農村公路危橋3000座,力爭新增完成投資約1000億元,帶動約200萬人次就地就近就業增收。同時,將農村公路管護領域就業崗位穩定在80萬左右。
中國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譚志國解讀,本次的《實施方案》可帶來多重政策效果,最核心的還是兩方面,“第一是擴投資,即擴大農村公路有效投資,補齊農村交通基礎設施短板,完善農村交通運輸體系;第二是穩就業,即拓展農民就業渠道,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同類基建投資相關政策文件相比,本次《實施方案》中穩就業的地位更加突出。《實施方案》就積極吸納農民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增收提出了具體措施,優先安置脫貧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等就業困難人員,通過將日常養護分段承包、定額包干等方式由沿線農民承包,拓寬就業渠道”。
本輪擴大有效投資以農村公路為抓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啟動新一輪建設改造。在落地過程中,《實施方案》特別提到強化要素保障。
譚志國認為,資金保障和政策保障尤為重要。“農村公路投資要建立多元可持續的投融資機制,要拓寬中長期資金籌措渠道,積極爭取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同時,要通過‘農村公路+’模式,完善農村公路項目投資平衡機制,探索農村公路‘路衍經濟’發展路徑。比如,將農村公路建設與特色村鎮、鄉村旅游等相結合,促進農村公路與地方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建設鄉村產業路、旅游路、資源路。在政策方面,特別是在開發性政策性金融工具、項目用地、招投標及審批程序等方面,給予支持。”譚志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