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免费网址在线观看-俄罗斯黄色录像-亚洲最色网-日本午夜一级|www.skffagnsk.com

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年會在京舉行 劉以雷發表“著力提升國家現代化與邊疆治理現代化水平”主題演講

來源于:中國發展網 日期:2018-04-03 瀏覽:3935

4月1日,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2018年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范恒山和中國區域經濟學會會長金碚分別主持論壇。會議主題為“新時代的國家與區域發展”。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宗興向大會致辭,提出乘十九大東風加強區域經濟理論創新,強化區域協調發展等。原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魏禮群、原中國社科院常務副院長王洛林分別致辭發言。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秘書長曹文煉在會議上對2017年的工作進行了總結,對2018年工作提出了安排意見。 

中國投資咨詢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兵團原副秘書長劉以雷作為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專家之一應邀參加會議,并在會議上就“著力提升國家現代化與邊疆治理現代化水平”發表演講。

各位領導、各位朋友: 我長期在新疆工作,從事社會經濟發展改革研究工作,也十分關心邊疆治理和穩定問題。去年十月黨的十九大召開,習近平同志對邊疆治理現代化提出了新要求和新目標,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十分重視國家現代化和邊疆治理現代化建設,說明了黨和國家正在努力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邊疆治理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從國家安全視角加強頂層設計,提高治理邊疆能力。下面就新時代國家現代化與邊疆治理現代化問題談點看法。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提出實現國家現代化的戰略和目標是“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出邊疆治理戰略和目標是“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邊疆發展,確保邊疆鞏固、邊境安全。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提出了國家治理和戰略和目標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這對新時代下邊疆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時代背景下,邊疆問題是黨中央最關心的緊迫問題,關系到國家長治久安戰略實現。在國家現代化建設發展戰略和國家安全戰略視角下,加強國家現代化與邊疆治理現代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黨的十九大確立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是五年來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是指導我國現代化建設和邊疆治理的重要思想和行動指南。

特別是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生態文明戰略、邊疆發展戰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等,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不斷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為邊疆治理現代化提供了發展基礎和強大的產業支撐,我們必須長期堅持和豐富發展。

同志們,我們都是研究中國區域發展的,當前在我國不管講國家現代化、國家戰略也好,講全面建設小康、區域協調發展也好不能不講我國廣大的邊疆。沒有廣大邊疆地區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現代化,同理沒有廣大邊疆地區的充分發展也就不可能有我們國家協調發展。大家都知道,邊疆治理是一個國家治理邊疆、維護國家領土、海疆和空疆安全的重大戰略。但是,在當前我國邊疆治理過程中,既面臨諸如領土、海洋、空疆之爭及資源布局和共享問題,跨境民族問題、極端宗教、恐怖分裂一些傳統的老問題,也面臨邊疆治理結構和治理轉型新問題,再加上國際貿易經濟問題、軍事等問題相互交織。已形成制約我國國家現代化和邊疆治理的主要問題和突出矛盾,當前有幾大問題不得不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第一、邊疆治理結構和治理轉型問題。從國家治理重點來分析,以前,國家邊疆治理是“核心-邊緣”單向模式,著重于核心區治理,邊疆地區服務于核心區發展。從邊疆治理結構分析,邊疆治理的主體結構主要是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為主的一元主體結構,中央政府是頂層設計者,地方政府是執行和實施者,社會經濟組織、邊境地區居民和社區組織參與治理能力太弱。從治理模式來分析,邊疆治理往往是以區域少數民族自治代替邊疆治理,依靠邊疆民族來治理邊疆,用少數民族政策代替邊疆治理政策,在特殊國際區域空間和宗教文化影響下,單一的邊疆治理模式,會產生了民族利益和國家利益的矛盾,導致邊疆治理老矛盾沒有從根子上很好解決,又出現了不少新問題。

第二、陸疆、海疆、空疆三維一體邊疆治理協同問題。新邊疆不僅是一個國家主權之爭,而且是國家資源布局戰略和國際共享治理戰略的關鍵,是邊疆治理的難點和重點。如新疆、西藏、東北的邊境領土問題,南海和東海海疆問題,一直是國家治理的重點和焦點。領土和海洋問題既產生資源爭奪問題、民族問題、經濟合作問題、又產生戰爭問題,甚至導致國家滅亡問題,這是國家陸疆和海疆治理的關鍵。同時,西方發達國家對我國領空的侵略,說明我國空疆治理體系不完善,治理能力不強。空疆是陸疆和海疆的延伸,空疆治理是我國邊疆治理現代化建設體系主要內容之一。所以,建立陸疆、海疆、空疆三維一體的新邊疆治理戰略體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體系的關鍵。

第三、"三股勢力"特別是恐怖分裂活動影響問題。我國恐怖分裂活動的重點區域是邊疆,重點是新疆,新疆人口結構、民族結構、文化結構不合理,是“三股勢力”活動的重災區,這既有歷史原因,又有邊疆治理原因。我們要從國家安全視角下重新研究新疆的民族政策的適應性和執行力,分析人口結構、民族結構、文化結構、社會治理結構體系,研究恐怖分裂活動產生的國內因素和國際因素,特別是打擊“三股勢力”的態度和能力。所以,在新時代建設邊疆治理現代化,有利于打擊“三股勢力”,維護我國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

除此之外,還有中印、中越、中日、中俄、臺海等國家和國內戰爭歷史上發生過,將來可能會發生。因此,隨時準備應對戰爭是我國軍事戰略選擇,越是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中,越要重視邊疆戰爭的發生。所以,邊疆治理現代化是我國軍事現代化的必然之路。我們不怕戰爭,但是更要重視邊疆治理,避免和減少戰爭發生。

國家治理現代化和邊疆治理現代化是內在有機的一個系統工程,新時代如何針對當前邊疆治理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結合實際,提出符合我國國情的邊疆治理對策,需要黨和國家加強頂層設計,各地區從實際出發,針對不同情況,進行分別施策、分別治理。邊疆治理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主要內容。所以,邊疆治理要體現中國治理新思維、新空間;新時代、新理念;新發展、新道路;新智慧、新貢獻,提高邊疆治理現代化建設水平。所以,我提出以下幾點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邊疆治理要體現新思維、新空間。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國家現代化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和戰略。我認為國家現代化是國家政治現代化、經濟現代化、文化現代化、信息現代化、社會現代化、生態現代化、信息現代化、軍事現代化、邊疆現代化等,這是從國家現代化不同視角來定義現代化內容,是一個寬泛的范疇。同時,認為新邊疆是指陸疆、海疆、空疆一個三維一體的概念和空間布局。對邊疆也要賦予新的內涵,也就是說邊疆從不同視角分為政治邊疆、文化邊疆、經濟邊疆、信息邊疆、民族邊疆、社會邊疆、戰略邊疆、軍事邊疆、領空空疆等,與國家現代化布局是一致的,正是新時代國家治理的創新。

在新時代背景下,邊疆治理模式需要從“核心-邊緣”單向模式--“核心-邊緣”雙向相互動模式轉變,突出全國治理一盤棋,協同邊疆區域現代化發展。邊疆治理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內容,關系到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國家現代化建設同樣的利于邊疆治理現代化。如新疆西藏的西北邊疆、云南廣西等南疆邊疆、東北三省的東北邊疆、東南省區的海疆、南海的海疆和全國的領空空疆等,我們要治理的這些區域既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點區域,又是國家邊疆治理現代化的需要和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體系構成部分。從中國共產黨治理邊疆的歷史和經驗來看,國家治理現代化制度性安排同樣需要邊疆治理現代化制度建設。因此,要加快國家現代化建設,為邊疆治理提供戰略保障;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國家安全戰略體系建設,加強新邊疆治理;要加強國家軍隊建設,建立立體的軍事戰略體系,提高軍隊戰斗力,因此,國家邊疆治理要有新思維、新角度、新空間。要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充分認識新邊疆的內涵,建立立體式邊疆空間體系,加快國家現代建設,促進國家邊疆治理現代化建設。

第二、邊疆治理要體現新時代、新道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的治理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成果。我國的邊疆大,周邊國家多,既有與蒙古、印度、越南等國的領土之爭,又有與日本、越南、菲律賓等國海疆之爭,曾經與周邊國家發生中印、中日、中越戰爭,所以,我國邊疆問題十分復雜。需要在新時代國家治理體系下建立關系國家安全戰略體系。

在理論道路上,邊疆治理目標是要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邊疆。邊疆治理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依法治疆,堅持依法治疆和以德治疆相結合,堅持和諧治疆和軍事治疆相結合,堅定不移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維護邊疆安全,促進邊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建立習近平新時代邊疆治理理論體系,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治疆道路,在發展戰略上,實現邊疆治理現代化,必須堅持國家發展觀、國家安全觀、國家邊疆觀。必須堅定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邊疆安全發展戰略,要統籌國家治理與邊疆治理,統籌海疆、陸疆、空疆協調發展。在實現國家現代化的同時,實現邊疆治理現代化,走中國治疆新道路。

在社會治理上,要堅持優化社會治理結構,為邊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打下堅實的社會基礎;要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構建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社會治理格局;要實行特殊的人口政策,加快邊疆地區漢族人口引進,調節民族結構和人口結構;要通過加快城鎮化發展,引導各族群眾在流動和轉移就業過程中形成相互嵌入式社會結構;要通過加快國語教育和現代文化為引領,引導各族群眾進行相互交流交往交融,建立多民族互嵌式社會治理結構體系;要通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體系,增加剩余勞動力就業,提高各族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能力。全面提高國家治理邊疆的社會治理水平,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健康可持續發展。

第三、邊疆治理要體現新思路、新發展。我國有陸疆的新疆、內蒙古、廣西、云南等9省區,15年GDP占全國GDP的18.3%,總人口占全國的17.1%,但全國少數民族人口80%集中在邊疆。邊疆與周邊相鄰國家多,國土面積大,地區經濟不發達,少數民族人口多,跨境民族多,宗教文化差異大,周邊國家政治、經濟、軍事情況十分復雜,因此,邊疆的治理需要國家加快邊疆現代化建設步伐。要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東北振興、西部大開發,促進東北、西北、西南地區與全國經濟和“一帶一路”協同發展;要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提高區域發展能力,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要建立對外開放新格局,建立國家之間共同發展的新機制,優先發展邊疆地區。

在發展理念上,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國家現代化建設新發展理念,要用創新、綠色、協調、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引導國家現代化建設和邊疆治理,要將邊疆地區的治理要納入國家現代化發展體系,要用新的發展思路全力推進邊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

在發展制度上,邊疆的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邊疆地區的建設任務明顯比內地省市任務艱巨。邊疆地區的經濟發展問題、民族問題、宗教問題、邊境問題是國家治理邊疆的重點問題,邊疆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需要國家頂層設計,這需要國家從頂層設計上進行制度性安排,需要國家全面制定邊疆發展戰略和邊疆治理體系,各省區也要按照國家頂層設計邊疆治理模式、戰略、路徑。國家要加大對邊疆省區支持力度,特別需要國家加強鄉村治理現代化和邊疆民族地區治理現代化建設,推進邊疆地區一同與全國實現現代化目標。

在發展任務上,要在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大任務的基礎上加上邊疆建設和國防建設二大任務,邊疆地區的國家現代化建設和邊疆治理要統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邊疆建設和國防建設七大任務,統籌推進邊疆和諧發展和國家安全戰略實施。

在發展基礎上,建立邊疆現代化經濟體系,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要加快提升傳統產業,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信息、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建立完整的現代化工業體系;要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打造國際性城市和“一帶一路”中心城市,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解決好“三農”問題,建設美麗鄉村,建立城鄉一體化的治理體系;要加強邊境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穩固的邊防網絡;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為邊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打下堅實的發展基礎;要加快邊疆基礎設施建設,在加大陸疆、海疆建設同時,特別是要加大空疆建設,建立三維一體的邊疆治理體系統,為邊疆安全打下堅實的戰略基礎。如果國家基礎不牢和邊疆不穩,則國家穩定和國家現代化建設難以實現。

在發展格局上,邊疆治理要重視與國家現代化同步進行。邊疆治理是國家現代化發展的過程,在全球治理、“一帶一路”和國家現代化建設背景下,面對我國邊疆少數民族多、貧困地區多、經濟發展差、邊境紛爭多、恐怖分裂斗爭等問題,要加快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全力加快邊疆治理建設。一是樹立邊疆治理理念,二是制定邊疆治理機制,三是建立邊疆治理體系,四是提高邊疆治理能力,五是加強邊疆合作,六是建立反恐維穩機制,七是邊疆治理國際化,建立“七個維度”的邊疆治理格局。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合作多邊化發展的機遇期,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同時,邊疆治理面臨新空間、新機遇、新思路、新發展。因此,要加快“一帶一路”建設,將陸疆、海疆和空疆聯通,將歐亞國家連接,加快對外放開放新格局;要樹立新時代、新思路、新發展的理念和思路,加快新疆、西藏、云南、廣西、海南等省區的陸疆和海疆建設,統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提高邊疆省區參與現代化建設能力和治理邊疆的能力。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同時,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邊疆。

第四、邊疆治理要體現新智慧、新貢獻。邊疆問題與民族問題交織在一起,民族問題是影響邊疆安全和國家現代化建設的主要問題,特別是影響國家發展和安全戰略實施。中國邊疆治理的成功經驗為世界提供了新智慧,作出了新貢獻。

在治理機制上要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中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理念和思路,國家制定了建設現代化的治理機制和治理體系。“一帶一路”倡議以全新的合作機制連接起不同國家和人民,將平等、開放、共商、共贏理念內化于區域合作進程,建立共同合作機制,增強了各國之間交流、互動、理解、認同,為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和區域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鑒啟示。

在治理戰略上要從我國國家體制和國家戰略出發,制定相應國家邊疆戰略,邊疆戰略是國家現代化戰略的重要內容。從我國治理邊疆歷史和經驗來看,邊疆的民族政策是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策之一,用新的智慧來解決邊疆問題和民族問題是中國共產黨治理邊疆的治國方略。中國解決新疆和西藏的民族問題、少數民族發展問題、國家安全問題,化解邊疆安全問題、南海和東海問題是我國治理邊疆的新智慧和國家治理的新貢獻。

在治理能力上要從我國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模式而對周邊國家治理起到借鑒作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高邊疆治理能力,為新的全球化時代條件下世界各國共同推進區域合作和全球善治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治理機制和模式經驗,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國內政外交的新境界。中國參與全球治理和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國方案和貢獻中國智慧,有利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2050年,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邊疆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體系、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方面離國家目標有較大差距,邊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任重道遠,只有實現社會主義邊疆治理現代化,才能全面實現社會主義國家治理現代化目標。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