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免费网址在线观看-俄罗斯黄色录像-亚洲最色网-日本午夜一级|www.skffagnsk.com

今年能源工作劃重點:增強供應保障能力,原油產量重回2億噸

來源于:第一財經 日期:2022-03-30 瀏覽:805

國家能源局29日對外公布了《2022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把“增強供應保障能力”放在三個主要目標的首位,提出“以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為首要任務,著力增強國內能源生產保障能力,切實把能源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其余兩個主要目標分別是,穩步推進結構轉型和著力提高質量效率。

這與《2021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把“能源結構”放在主要目標的首位存在差異。

圍繞上述三個主要目標,今年的《指導意見》提出了一系列量化目標:全國能源生產總量達到44.1億噸標準煤左右,原油產量2億噸左右,天然氣產量2140億立方米左右。電力裝機達到26億千瓦左右,發電量達到9.07萬億千瓦時左右,新增頂峰發電能力8000萬千瓦以上,“西電東送”輸電能力達到2.9億千瓦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堅決完成2022年原油產量重回2億噸的既定目標”。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5年,中國原油產量為2.15億噸,2016年降至2億噸以下,隨后產量持續下滑直到2019年出現回升,2021年達1.99億噸。

關于結構轉型目標,《指導意見》提出,煤炭消費比重穩步下降,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17.3%左右,新增電能替代電量1800億千瓦時左右,風電、光伏發電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達到12.2%左右。

2021年,我國風電、光伏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首次突破10%,達到11.7%。全年全國風電、光伏累計發電量978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5.0%。其中,分布式光伏年新增裝機占光伏總裝機的55%,歷史上首次突破50%。

《指導意見》提出,繼續實施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建設,加強實施情況監管。因地制宜組織開展“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和“千家萬戶沐光行動”。充分利用油氣礦區、工礦場區、工業園區的土地、屋頂資源開發分布式風電、光伏。健全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發布2022年各省消納責任權重,完善可再生能源發電綠色電力證書制度。

今年的《指導意見》沒有提出煤炭消費總量或比重的量化目標。《指導意見》強調,要加強煤炭煤電兜底保障能力。科學規劃建設先進煤電機組,按需安排一定規模保障電力供應安全的支撐性電源和促進新能源消納的調節性電源,保持裝機合理余量,新建項目要嚴格執行煤耗等最新技術標準。推動落實煤電企業電價、稅收、貸款等支持政策,鼓勵煤電企業向“發電+”綜合能源服務型企業和多能互補企業轉型。

關于質量效率目標,根據《指導意見》,能耗強度目標在“十四五”規劃期內統籌考慮,并留有適當彈性。跨區輸電通道平均利用小時數處于合理區間,風電、光伏發電利用率持續保持合理水平。

一位政策研究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當前國內和國際的能源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一方面,我國部分地區因電力供應短缺等原因一度出現限電限產,影響經濟平穩發展;另一方面,國際能源供應量和價格不穩定預期加劇。因此,把增強供應保障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取消或者調整了往年設置的部分限制性指標,實際上為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提供了必要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