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前召開的上海市交通行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推進會消息,今年年底,上海將建成集1500個經營性停車場(庫)電子支付、100個停車共享項目電子簽約等功能的服務平臺,實現“查詢一張圖、支付一平臺、共享一鍵達、預約一入口”。
今年,上海就交通行業數字化轉型提出20項主要任務、60個重點項目,目前正按照“完成一批、推進一批、儲備一批”的原則,加速推進生活數字化、經濟數字化和治理數字化領域相關項目。
在生活數字化領域,上海MaaS系統建設圍繞便捷停車、一鍵叫車、綠色出行誘導等出行場景,在體現已有交通運輸服務功能的同時,大力推進“三碼整合”,為群眾提供全過程一站式、全品類信息服務,推進實現公共交通支付一體化。
目前,“上海停車”App已接入3300個經營性停車場(庫)和1200個收費道路停車場的基礎信息數據,實現全部已接入收費道路停車場、1500個經營性停車場(庫)的停車繳費功能,新華醫院、瑞金醫院等10家醫院“停車預約”功能也已上線。
在經濟數字化領域,上海將以“數字感知,智慧底座”為核心,通過交通領域新基建,建設數字化設施,推進交通經濟新轉型。2019年起,上海開展了智慧高速公路示范工程相關研究,依托長三角一體化輻射范圍內高速公路,先行推進部分智慧高速公路示范工程建設。2020年7月,上海港洋山港區智能重卡示范運營項目啟動集裝箱轉運業務,今年持續開展準商業化運營,計劃投入14輛智能重卡。
治理數字化方面,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利用衛星定位、視頻監控等手段,協同公安、應急、市場監管等部門,實現危險品運輸全鏈條監管,從傳統“線下監管+人工監管”轉向“線上監管+數字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