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該報告聚焦特大型城市建設問題。
該報告是鄭州師范學院國家中心城市研究院與全國30多個高校和科研機構聯袂創研推出的第4部國家中心城市藍皮書。
“這部藍皮書在創研主題和內容結構安排上,主要呈現以下六個特點和亮點。”在發布會上,鄭州師范學院國家中心城市研究院首席專家、藍皮書執行主編陳耀介紹說。
陳耀介紹說,該報告聚焦“雙循環格局下的特大型城市建設”主題,在客觀評估2020年9個國家中心城市和其他7個超大特大型城市建設的現狀和成長性態勢,系統反映了這些城市在融入新發展格局實踐中的積極探索和取得的成效,反映了這些城市以新型城鎮化拉動投資和消費需求、以科技創新和數字化變革催生新發展動能、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和更高水平開放等舉措,為新形勢下特大型城市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經驗借鑒。
超大、特大型城市作為區域中心城市,在擴大內需、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構建以國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該報告在對9個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指數和成長性指數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新增加了對深圳、沈陽、杭州、深圳、南京、青島、濟南和東莞的建設現狀分析,同時在案例篇和探索篇增加了對北京、重慶、西安、鄭州等國家中心城市和杭州、合肥等代表性特大型城市中有特點、特色的創新舉措,以及特大城市在新發展階段面臨的新問題和新挑戰進行了專題研究和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該報告以更多的精力和筆墨,研究、探討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問題,是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藍皮書創研以來持續彰顯的一個重要特色,也是該報告的突出亮點。
在城市篇中,從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績顯著、數字城市建設強力推進、城市樞紐功能穩步提升、創新要素集聚功能持續強化、城市吸引力不斷釋放、區域協同發展縱深推進等6個方面,對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成效作了較系統的呈現。在此基礎上,皮書對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發展態勢作了系統研判分析,揭示了2020年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特點,并對鄭州當好“國家隊”、提升國際化、在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中提質進位,加快推進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作了較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對策建議。此外,皮書還在案例篇和探索篇中,分別就鄭州建設國家科技創新基地、推動科技創新發展、推進鄭州“四路協同”以及鄭州后發趕超等問題,作了專題研究,并提出了諸多可資參考的咨詢建議。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新形勢下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這是《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報告(2021)》的又一看點。
陳耀介紹說,該報告既深刻分析了當前我國外部發展環境復雜變化帶來的影響,指出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世界經濟深度衰退、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等帶來的風險挑戰;又深入分析了國內發展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指出了當前我國在經濟、科技、社會等領域面臨的重大風險,同時著力分析了當下國家中心城市和超大特大城市建設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以及構建新發展格局對國家中心城市和超大特大城市建設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并針對各城市存在的共性問題提出了提升樞紐功能、強化科技創新驅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擴大消費需求和有效投資、優化公共服務供給等對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