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免费网址在线观看-俄罗斯黄色录像-亚洲最色网-日本午夜一级|www.skffagnsk.com

VC/PE參與綠色金融近2000億,證監會擬提供政策激勵

來源于:騰訊網 日期:2021-07-25 瀏覽:955

本期導讀:當前,“綠色發展”與“碳中和”基金總規模近2000億。除了銀行、保險以外,越來越多的產業資本和私募股權基金也開始了設立碳中和基金的步伐,在推動綠色產業發展方面,紅杉、青松、國雄資本等機構已經走在了前列。

從今年3月至今,已有超8支碳中和基金宣布設立,據不完全統計,總規模已超936億元。此外,除了去年設立的885億家綠色發展基金以外,今年陸續有5支綠色發展基金設立,包括各地政府及產業資本,總規模也近千億。當前,“綠色發展”與“碳中和”基金總規模近2000億。除了銀行、保險以外,越來越多的產業資本和私募股權基金也開始了設立碳中和基金的步伐,在推動綠色產業發展方面,紅杉、青松、國雄資本等機構已經走在了前列。

越來越多的機構參與到綠色金融市場的發展當中,政策方面也逐步開放,為VC/PE參與到綠色金融市場中提出鼓勵措施,證監會正積極建立政策激勵和約束機制,為更好的促進解決綠色低碳項目發展提供動力。

7月24日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1年北京峰會上,中國證監會市場監管二部主任王建平強調:“證監會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大決策部署,正在積極制定資本市場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指導意見,加強政策激勵和約束機制建設,鼓勵各類機構投資者參與綠色金融市場,引導長期可持續投資行為,促進解決綠色低碳項目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他表示:“資本市場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私募基金的快速發展具備了支持綠色復蘇的能力。綠色低碳轉型將為私募股權基金帶來大量投資機會,私募基金要利用好綠色投資的發展機遇,發揮好積極引領作用。

此前,在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指出,央行將扎實推動綠色金融發展。他表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人民銀行積極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等工具,多措并舉助力經濟的綠色轉型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自從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被提出后,金融助力低碳經濟發展的速度明顯加快,私募股權在“碳中和”領域也持續發力。實際上,今年以來,已有多支碳中和基金設立,本月就有多支超百億的碳中和基金成立。

7月21日,由青松資本和城陽區共同發起的“100億碳中和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在“搭建資本招商平臺推動雙碳產業集聚”2021年第二季民營經濟創意會上成立,也是目前國內同類城市中政企共同參與設立的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碳中和專項基金。7月16日上午,全國碳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而在湖北分會場上“誕生雙百億”,100億碳達峰+100億碳中和同時簽約。7月15日,總規模500億的寶武碳中和股權投資基金在滬簽約,值得一提的是,該基金是由銀行、保險、產業等共同發起。

5月份,廈門市首支以“碳中和”為投資主題的產業基金——廈門市綠色低碳發展基金獲批,該基金總規模30億元。而光大集團與中國銀行也在5月份宣布擬將合作共同推出一支綠色產業基金,按照市場化運營模式,發揮光大集團、中國銀行在綠色金融和綠色實業領域的專業優勢,共同服務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綠色產業發展。5月11日,青島雙星發布公告表示擬參與設立碳中和股權投資合伙企業。

5月11日,在貴州“強省會”行動推介暨“蘇商入黔”活動上,金鷹集團CEO陳毅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集團將在貴州設立總規模80億元的綠色產業發展基金。4月21日,在國雄資本主辦的“碳中和基金發布會上,其宣布將成立總規模為5億元的碳中和產業基金,投資和培育全球碳中和領域的領先科技企業,構建零碳新工業體系。3月29日,遠景科技集團與紅杉中國宣布將共同成立總規模為100億元人民幣的碳中和技術基金,投資和培育全球碳中和領域的領先科技企業,構建零碳新工業體系。3月31日,協鑫能科宣布與中金資本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共同設立一支以“碳中和”為主題的產業基金——中金協鑫碳中和產業投資基金。其中協鑫能科出資約51%,中金資本方面出資約20%,基金首期規模約40億元,基金總規模不超過100億元。

實際上早在去年7月份,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的設立就為PE/VC參與到綠色金融和“碳中和”發展主題,提供了強大的信心和資金來源。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是由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等26家出資主體共同設立,注冊資本885億。

其中,五大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對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的出資總規模為395億元。其中,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出資額均為80億元,交通銀行出資額為75億元,所需資金從各家銀行資本金中撥付。今年4月初,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召開的第二次股東大會及第一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中,對議案和公司的投資運作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未來綠色基金要更加重視“十四五”聚焦熱點,重點關注碳達峰、碳中和等方面內容,為生態環境進一步做出貢獻。

數據顯示,自去年10月以來,已經超30家中央企業宣示了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目標、計劃、行動方案。而今年以來,全國各地陸續召開地方兩會,已有近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將開展碳達峰、碳中和行動作為當前和未來五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如今,在中央政府及各地政府的鼓勵和引領下,開展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也成為工作重點。不過當下,規模可觀的碳達峰、碳中和基金的大規模出資比重還是以政府、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等為主,市場化資本參與其中的還是少數。在一定程度上,投資機構參與綠色金融建設還是缺乏政策的引導和完善的機制建設。

王建平強調,私募基金要利用好綠色投資的發展機遇,發揮好積極引領作用,他表示:“證監會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大決策部署,正在積極制定資本市場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指導意見,加強政策激勵和約束機制建設,鼓勵各類機構投資者參與綠色金融市場,引導長期可持續投資行為,促進解決綠色低碳項目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政策的獎勵措施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PE/VC進入到綠色金融市場的參與度,為其提供更多的信心和依據。

王建平表示:后疫情時代的綠色復蘇為私募股權基金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一方面,投資者日益增長的ESG投資需求將為私募股權基金帶來更加廣泛多元的資金來源。疫情提升了投資者對綠色產業革命的再認識。另一方面,綠色低碳轉型將為私募股權基金帶來大量的投資機會。

近日,接連的暴雨席卷國內多個城市,而此前,西歐特大暴雨引發洪災,美國異常高溫引發山火等極端自然災害均表明全球變暖正在加速極端氣候的出現。專家表示,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極端天氣出現的概率確實在增加,天數也變得更多。大范圍極端氣候事件給生活、生產帶來了嚴重影響,也為人類敲響警鐘,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意識到保護生態的重要性。而疫情也提升了亞洲對綠色產業革命的再認識,作為全球碳減排任務最重的地區之一,也為亞洲國家的碳中和發展帶來挑戰。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1北京峰會”上表示,政府將出臺配套的經濟政策和改革措施,完善財政、稅收、價格等鼓勵性經濟政策,明確在經濟政策上鼓勵、限制范圍,引導資金、技術流向綠色低碳的領域。在建立完善碳市場和碳定價機制方面,今后將逐步擴大市場的覆蓋范圍,豐富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

當前,綠色產業革命的變革,并非一蹴而就的,在推動綠色變革的情況下,也是在引領綠色產業的發展,而綠色產業發展同樣需要資金的助力。因此,作為推動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私募股權行業也將迎來更多的投資機會。而政策和監管的進一步完善和提升,一方面對參與進來的VC/PE提供動力和依據,另一方,在產業方面,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全球“碳中和”大趨勢下,多支規模可觀的碳中和基金和綠色基金的設立,可以充分運用政府與市場的雙輪驅動,有效激勵更多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開展綠色投融資,解決金融創新的資金瓶頸問題。未來,在監管和政策方面的完善和引領下,也將為更多私募股權機構參與到綠色金融發展中提供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