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免费网址在线观看-俄罗斯黄色录像-亚洲最色网-日本午夜一级|www.skffagnsk.com

數說長三角投融資:近五年總披露融資3萬億,“三省一市”各顯所長

來源于:一財網 日期:2021-06-02 瀏覽:1109

作為中國最受矚目的城市群與一體化示范區,長三角經濟圈以僅占全國2.2%的區域面積,集中了我國約1/5的經濟總量和約1/4以上的工業增加值。


作為中國最受矚目的城市群與一體化示范區,長三角經濟圈以僅占全國2.2%的區域面積,集中了我國約1/5的經濟總量和約1/4以上的工業增加值。自《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于2016年5月正式實施以來,五年時間中,“三省一市”在促進要素流動和資源整合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與此同時,創新創業活力的不斷增強,也是長三角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底氣所在。


2021年5月,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發布《2016-2021年長三角區域投融資數據報告》,從2016年至今的五年多時間,針對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四省市范圍內公開披露的投融資事件進行盤點分析,探尋五年間新興產業的格局變化,與四省市在不同領域的優勢體現,以此觀察長三角區域經濟發展趨勢。


5年總披露融資3萬億,上海占比近半


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長三角“三省一市”公開披露的融資項目總計1.77萬個,總融資事件2.53萬次,總披露融資金額達到3萬億元。


從“三省一市”的融資金額分布來看,上海以1.41萬億位列第一,占比高達47%。排名二三位的浙江與江蘇相差不多,其中浙江共計7532.7億,占比25%,江蘇共計6468.0億,占比22%。安徽則與其他三地拉開了較大差距,總融資額僅為1912.2億,占比6%。


根據2020年“三省一市”公布的GDP數據計算,上海年度GDP在“三省一市”的總量中占比為15.8%,而近五年的披露融資總額卻占到47%,由此可見,上海的創新活力與資本熱度要遠高于其他三地。此外,江蘇2020年的GDP在占據“三省一市”總和為42%,大幅領先于浙江的26.4%,但近五年融資金額的占比卻比浙江低3個百分點,可見浙江在新興產業與新經濟模式的探索方面總體上領先于江蘇。


城市分布:江蘇浙江群雄并起,安徽各市多位于下半區


除去直轄市上海,企查查針對蘇浙皖三省共計40個地級市進行了融資金額的分析,數據顯示,杭州以4842.2億的融資額高居第一,是第二名南京(2059.15億)的2.35倍,蘇州則以1972.01億排名第三,合肥則位列第四。從前幾名名單來看,與長三角城市群中1個超大城市(上海)、1個特大城市(南京)、3個Ⅰ型大城市(杭州、合肥、蘇州)基本吻合。


總體來看,在榜單上半區中,江蘇、浙江兩省幾乎各占半壁江山,而安徽省各城市多位于下半區。


從各省份具體分布來看,江蘇省擁有南京、蘇州兩大重量級“選手”,融資金額均在2000億左右,無錫以1007.23億排名總榜第5,與南京、蘇州一同形成江蘇第一梯隊。常州、南通則分別以342.93、330.97億元位列總榜第10和第11,形成第二梯隊。第三梯隊的鎮江、揚州、泰州、連云港、鹽城、宿遷、徐州集中于總榜中部位置,融資額位于70-140億區間內。


浙江省方面,除了杭州穩居第一梯隊外,金華、寧波、紹興三市分別位于總榜第6、第7和第9,形成第二梯隊,臺州、嘉興、湖州、溫州四市集中在總榜12-15名,形成第三梯隊。此外,浙江省僅有舟山、衢州、麗水三市位于榜單下半區。


從安徽省情況來看,合肥以1193.58億位于總榜第4,此外,第二梯隊僅有淮北一市,融資額達411.2億,接下來9-18名均無安徽城市,排名第19的蕪湖也僅有126.51億。蚌埠、馬鞍山分別有47.23億、41.04億元,“勉強”占據了中游兩個席位。而在榜單末尾的12個城市中,有11個都來自安徽,其中淮南、池州、安慶位列倒數三位。


另外,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圈定的25個城市名單(除去上海)來看,共有19個位于前25名,余下的6個城市——舟山、銅陵、滁州、池州、安慶、宣城,除了舟山外均屬于安徽。而在前25名中,《規劃》外的“遺珠”則有淮北、溫州、連云港、宿遷、徐州、蚌埠,其中安徽淮北高居第8位,十分引人矚目,而溫州作為傳統商業發達城市同樣躋身上半區,此外蘇北地區的連云港、徐州、宿遷三市顯示出十足的競爭力,未來將在區域一體化的規劃中發揮巨大的候補作用。


另一方面,從《規劃》所定義的上海之外的長三角五大都市圈的情況來看,杭州都市圈(包括杭州、嘉興、湖州、紹興)在融資事件數量與融資金額兩項數據上均高居首位,其中融資事件達到5423起,融資金額達5758.73億,蘇錫常都市圈(包括蘇州、無錫、常州)以3322.17億屈居次席,南京都市圈(包括南京、鎮江、揚州)、合肥都市圈(包括合肥、蕪湖、馬鞍山)、寧波都市圈(包括寧波、舟山、臺州)分列3-5名。


2018年達融資額高峰,早期輪次逐年下降

從年度投融資的數據變化來看,融資事件數量從2016年的7579次,逐年下降至2020年的2584次,而在融資金額方面,2018年達到9026.6億的最高峰,明顯高于其他年份,2019、2020年融資額分別為5398.3億、4314.8億。2021年,截至4月中旬,已產生992次融資事件,披露融資金額2398.7億,全年數據有望超過過去兩年。

從“三省一市”每年度的投融資分布狀況來看,各省市的年度占比總體上并無顛覆性變化。較為明顯的變化,一是2017年上海市融資額占比高達55.2%,遠高于其他年份,二是安徽省在2017、2019兩個年份中的占比顯著高于其他年份。

從融資輪次來看,近五年來,種子/天使輪、A輪均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而中后期輪次未有明顯變化。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認為,早期融資輪次數量的逐年下降,主要緣于近年來一度過熱的互聯網創投市場逐漸退燒,盲目追風口、上項目的情況大幅下降。


從融資輪次的地區分布來看,上海、浙江的早期融資輪次(種子/天使輪、A輪)的占比更高,而江蘇、安徽的IPO與并購的項目占比更大。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認為,上海、浙江在投融資事件中,資本顯得更為激進,早期創業項目涌現得也更為廣泛。

結語


今年一季度,長三角區域生產總值突破6萬億元,占全國經濟總量的比重達24.55%,較去年同期提高0.44個百分點。隨著科創驅動、融合發展、區域一體化共識不斷深化,長三角地區各大城市之間的聯系將越來越緊密,未來在加速一體化步伐的同時,也要進一步明確各地區的產業分工。長三角有比珠三角、京津冀更為均衡的城市分布,依托于不斷加快對外開放的國家戰略部署,成為世界級城市群的夢想并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