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免费网址在线观看-俄罗斯黄色录像-亚洲最色网-日本午夜一级|www.skffagnsk.com

“雙碳”目標下綠色金融發展提速,資管行業迎來轉型新機遇

來源于:華夏時報 日期:2021-05-31 瀏覽:1041

今年是“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邁進的元年,也是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后的最后一年,面對全新的內部和外部環境,資管行業面臨著轉型大考。

“中國經濟在未來的幾十年里會全面向低碳轉型,這是一個拐點,三大產業的結構將會進一步調整。同時碳中和目標是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新征程,是點燃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新發動器。”原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日前召開的2021第二屆中國資產管理武夷峰會上指出。

毫無疑問,“碳達峰、碳中和”給資管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根據國家發改委能源所預測,未來30年,中國為實現碳中和目標,僅能源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投資規模將達到100萬億。

在新發展格局和新發展理念下,特別是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引領下,綠色金融發展進入加速期。那么,資管業如何全方位助力綠色經濟發展呢?

資管業將迎來百萬億級市場

2009年9月,中國政府向世界莊嚴的承諾,力爭2030年之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也寫入了政府工作報中。同時,低碳轉型的壓力大和時間短的形勢也不容忽視。

中泰證券董事長李峰表示,我國面臨的“雙碳”時間表、低碳轉型的壓力和時間要遠大于歐美國家。盡管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是全球最快的,但能耗和二氧化碳的排量也是全球第一,碳的排放量達到了28.76%。相對于歐美國家,實現“雙碳”目標要少十年。

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的變革。在實體經濟大規模向低碳、零碳轉型過程中,需要大量綠色、低碳投資助力轉型。

落基山研究所董事陳濟表示:“零碳中國將成為長期價值投資的新風向,一方面得益于零碳發展轉型的全球趨勢,另一方面歸功于中國日漸清晰的零碳戰略目標。”

中國投資協會發布的《以實現碳中和為目標的投資機遇》中提到,僅碳中和方面,以新技術新能源為代表的市場規模將達到近15萬億元,并將可撬動70萬億綠色基礎設施投資。此外還將創造大量的新增就業機會,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根據國家發改委能源所的預測,未來30年,中國為實現碳中和目標,僅能源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投資規模將達到100萬億。

那么,如何用“綠色資管這一四兩撥動雙碳這一千斤”?2021年2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的重點工作,包括加大對金融機構的綠色金融業績評價考核力度、建立綠色債券評級標準、發展綠色保險等七項工作。

4月中旬,證監會宣布將加大對綠色低碳產業融資的支持力度,引導市場主體樹立綠色投資的理念,支持綠色主題基金參加的發行,加快推進碳排放期貨市場的建設,研究完善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的相關制度,進一步拓展綠色金融的合作空間。

與此同時,我國ESG生態系統也在快速成熟。李峰表示,綠色信貸余額已達12萬億,綠色債券累計發行1.3萬億,泛ESG基金規模超1600億,其中節能環保和綠色低碳行業占比超過了70%。

資管行業如何保障資金供給

面對“雙碳”目標下的這個百萬億級市場,資管行業要擔起保障綠色發展、資金供給主渠道的重任。

4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就指出,預計2030年前,中國碳減排需每年投入2.2萬億元;2030到2060年,需每年投入3.9萬億元,要實現這些投入,單靠政府資金是遠遠不夠的,需引導和激勵更多社會資本參與。

在融資具體施策方面,興銀理財總裁顧衛平補充道,一是可以通過PE/VC可以滿足低碳技術和企業風險投資的需求;二是建立規范的碳交易的市場,進行碳抵押融資;三是銀行理財依托母行強大的客戶群體和資金、流量,引導更多社會基金滿足綠色經濟發展,流向綠色資本市場。

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綠色資管行業還處于起步階段。華泰資管董事長崔春指出,我國目前綠色資管標準尚未統一,不少基礎性和原則性的工作還尚待明確和落實,綠色企業的相關項目信息披露不完善,綠色金融供給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建立等。需注重明確標準,建立規范,搭建多層次的投融資體系和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

在企業角度,福建省投資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永忠提出:“進一步完善碳金融市場,加大碳中和金融產品創新力度推出更多基于碳排放權的金融工具,打造更多為綠色經濟企業量身定做的金融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