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免费网址在线观看-俄罗斯黄色录像-亚洲最色网-日本午夜一级|www.skffagnsk.com

中國綠色金融大道暢行

來源于:中國商務新聞網 日期:2021-05-01 瀏覽:1053

實現碳中和目標是一項系統工程。金融體系需承擔資源配置和風險管理等重要功能,是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支柱。波士頓咨詢(BCG)的研究表明,中國綠色金融體系發展迅速,規模全球領先,但在進一步推進碳中和戰略目標要求下,仍需在政策和標準建設、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擴展、綠色評級和數據等基礎設施建設、綠色金融主體擴展、境內外綠色合作推動等方面不斷完善。


2016年可謂中國綠色金融元年,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發布的《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給出了綠色金融的定義——為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而展開的經濟活動,即對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等領域的項目投融資、項目運營、風險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務。隨著綠色發展頂層設計確立,環境信息披露、環境壓力測試等綠色金融基礎設施逐步完善,中國綠色金融體系初步形成,綠色信貸、綠色證券、地方綠色金融等領域均取得了進展。

中國綠色金融規模全球領先

從產品形態上看,中國綠色金融主要包括了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股指產品、綠色基金、綠色保險和碳金融等。在各種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綠色金融實踐和市場規模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和進展,尤其是綠色信貸和綠色債券的發展處在世界前列。

2020年,中國21家主要銀行的綠色貸款余額超12萬億元,大幅領先于其他國家,歐洲主要國家的綠色及ESG信貸規??偤图s為7000億元。

《中國綠色債券市場2019研究報告》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發行了3862億元的綠色債券,約占全球債券發行總規模的20%,中國貼標綠色債券發行總量居全球第一。

但也應看到,由于中國綠色金融起步較晚,相比完善的綠色金融體系仍存在較大差距,供需缺口大、國際認可度低等問題亟待解決?!吨袊G色金融發展研究報告》(2020)顯示, 2019年新增綠色金融需求為2.048萬億元,但2019年新增綠色資金供給只有1.43萬億元,2019年新增綠色資金缺口0.618萬億元。當前,綠色投融資未滿足需求約4萬億至5萬億元,仍以每年約1萬億元的速度持續拓寬。目前,中國綠色金融使用的標準與國際標準之間存在差異,使得國際認可度不足。

借鑒成熟市場綠色金融經驗

綠色金融的繁榮發展離不開一個成熟的金融生態,這需要生態的各個參與方,包括政府及監管機構、資產端、金融機構與交易所、資金端,以及基礎設施等通力協作,構成良性循環的生態鏈。

BCG提示,在完善的綠色金融體系下,政策方面有“大棒”和“胡蘿卜”讓參與方既有壓力,也有動力。一方面,政府要有約束性政策的“大棒” ,對各個端有要求,比如資產端要有明確的環保定義,金融機構有嚴格的考核要求,投資機構有清晰的投資結構等;另一方面,鼓勵性的政策“胡蘿卜”也必不可少,如鼓勵積極披露數據的行為,以及對于投資的資金給予稅收優惠。

中國綠色金融生態體系經歷了長足、高速的發展,并且在政策面持續完善,但在基礎設施建設、綠色金融資金、資產和機構的價值鏈完善、精細化鼓勵政策上仍有完善空間。 如在基礎設施方面,綠色金融標準統一和國際互認仍有待提升;資產端方面,部分綠色資產欠發展,綠色金融資產(包括碳信用)規模和交易通道有限,資產吸引力有待提升,綠色溢價實現周期長,綠色項目外部效應內化和商業化存在挑戰,資產分布不均衡,多集中于領先企業和大型項目,中小企業和項目融資難。

目前,中國綠色金融的產品較為單一,仍以綠色信貸為主,其他專業、復雜解決方案能力待提升。同時,政策性資金體量大,配置及投資的專業能力待強化。在政策層面,針對機構和零售投資者持有/投資綠色資產的激勵不足,助力綠色金融發展的微觀支撐體系尚未建成。

加速頂層政策實施

在綠色金融體系完善的過程中,中國在政策支持方面一直積極探索和行動,并在逐一解決前述痛點。2020年10月21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明確氣候投融資是綠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綠色金融協同發展。

政策體系構建:推進低碳項目數據庫建設,挖掘高質量的低碳項目;支持和激勵各類金融機構開發氣候友好型綠色金融產品;明確主管部門責權,完善部門協調機制,將氣候變化因素納入宏觀和行業部門產業政策制定中,形成政策合力。

標準體系完善:氣候投融資與綠色金融標準一致,加快推動國際化標準認定,逐步完善氣候投融資標準體系,統籌推進標準體系建設、制定氣候項目標準、完善氣候信息披露標準和建立氣候績效評價標準。

民間和外資引入:撬動社會資本,擴大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參與主體范圍,引入國際資金和境外投資者,深化國際合作。

綠色金融是碳中和領域的重要抓手,需要各方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推動。除了政府主要部門,相關智庫也在持續推動政策的完善。

標準與激勵:統一國內外的標準體系,強化通過再貸款和MPA考核等方式激勵金融機構推動綠色信貸。

綠色金融市場發展:鼓勵以資產證券化為代表的綠色金融創新,調整綠色資產風險權重和經濟資本占用,鼓勵外資投資境內綠色債券。

跨境綠色投資:支持綠色金融跨境資產交易,提升綠色債券和金融資產國際認可度。

共推綠色金融良性發展

不斷出臺的相關政策正在優化綠色金融體系,有助于推動國際化標準認定,逐步完善投融資標準體系,深化國際合作。BCG建議,在各個參與方推動完善中國綠色金融體系的過程中,應持續推動綠色金融政策的完善,政府機構需深入調研產業生態,針對不同參與方的難處給予紓解政策支持和稅收優惠政策。

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政府機構需制定國際統一、互認的綠色行業和綠色資產標準和定義,加強綠色數據收集和應用;建立綠色金融數據庫,完善數據的認證、評級、監控流程和信息披露機制。

加速綠色金融產品交易平臺建設,政府機構需建立交易平臺(如統一的碳市場),改善資產證券化和流動性,加速綠色金融資產的高效流轉和交易。

推進綠色金融產品標準制定和創新,金融機構需豐富綠色金融產品的品類和覆蓋領域,針對建筑農業等剛需行業,開發符合行業特色的綠色金融產品。同時,金融機構應全面打造綠色金融的專業化運營能力。

多元化投融資渠道,金融機構與政府應配合鼓勵保險資管和社?;饏⑴c,引入國際資金和境外投資者,還有具有綠色意識的個人投資者的零售資金等。

作為減排合作中的關鍵一環,綠色金融的發展刻不容緩。各個利益相關方應攜手打造完善的綠色金融生態體系,以此為基礎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目標。